來源:齊魯網
2017-01-16 14:45:01
齊魯網濱州1月16日訊 無兒無女的無棣縣環衛工大爺程延新丟了三個月工資,愛心網友組織籌款,善意謊稱撿到程大爺的工資如數送還。這一幕頗具戲劇性的事件無疑成為春節前最為感動濱州的暖新聞。
一個善意的謊言 讓環衛工工資“失而復得”
復盤整個事件,緣起于1月13日在無棣縣城棣新二路經營杭州小籠包的趙平女士所發出的一條朋友圈消息。
“昨天下午,70歲環衛老人回家經過無棣縣城棣新五路時丟失一信封,信封里是老人三個月的工資,信封上寫著:程建新(實為程延新),3360元。老人無兒無女,全指著這錢過年了,希望有拾到的好心人歸還,聯系方式:18454395997,希望看到的朋友轉發,撿到的朋友速度聯系這個電話,千萬別私存了,良心難安。”
由于趙平在朋友圈里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因而,自早上8:53消息發出后,她的電話就成了熱線電話,咨詢情況的熱心人一個接著一個撥打她的手機。
推動事件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在韓國工作的濱州人雷女士。她看到環衛工大爺丟失工資的微信內容后,就將這條內容發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群“盤絲洞”。一個謊稱撿到老人工資并如數歸還的小計劃,慢慢在群里發酵并最終得到落實。雷女士連同妹妹出了1800元,連同其他網友的善款,3360元很快湊齊。但因為雷女士身在韓國,她的妹妹需要在濱州的家中照看孩子,無法親自給老人送去。最后,她們委托在無棣縣工作的劉先生將“撿到的”裝著老人“工資”的信封送到了老人手上。
為了讓計劃更加逼真,姐妹倆還囑咐劉先生在信封上寫好老人的名字和錢數。可最終還是露了掐。老程拿到錢后,看到信封,意識到這不是自己的錢,“我的信封上是用圓珠筆寫的名字和錢數,可這個是用黑粗筆寫的。”首先在朋友圈發出此事的趙平得知這些錢并不是老程所丟失的工資后,又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最終一場善意的表演被挖了出來。
老人目前享受低保 曾多次被勸入住敬老院
1月15日,下午齊魯網記者見到正在包子鋪忙活的趙平,她的手機還是不停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大部分是想為老人捐款的。趙平說:“程大爺已經囑咐我了,有了之前的那些善款,已經夠用了。任何人的錢都不能再要了。”
事件發酵的同時,事件主角程延新的一些個人信息也被挖了出來。老程今年70歲,無棣縣棣豐街道老翁陳村人,無兒無女。因為他所在的村子正在進行改造回遷,他和弟弟一家租住在城中村一處民房內。他做環衛工已經十幾年,目前月工資1100元。伴隨著這些個人信息,網上出現不少質疑“為什么70歲了還干環衛工?”“一個月1100元的收入,夠用嗎?”
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部門。無棣縣委宣傳部新聞科蔣惠慶科長介紹,程延新老人的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當地民政部門早已為老人辦理了低保,同時老人所在的棣豐街道辦民政工作人員也曾多次勸說,讓他到街道敬老院頤養天年,但是老人不愿意去。他說“趁著自己能干就多干點,對身體好,實在不能干了再說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