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15 15:19:02
“過去俺村2000多畝農田沒有一處水利設施,莊稼靠天吃飯,村里大多數勞動力都放棄農田進城務工,我在天津闖蕩了6年。現在政策好了,我決定在家好好種地。”2月1日,一大早就趁著地里上凍往莊稼里運土雜肥的濱城區馬坊村農民馬曉軍說:“農業綜合開發又把俺們拉回了農田里,如今這么好的施種條件,俺家8畝農田一年至少收入3萬元。”曾在天津市區做服裝生意的馬曉軍是村里有名的經濟能人。像他一樣回家過年后決定從工商業轉行返鄉種地的濱城群眾達到1000多人,他們都是受惠于農業綜合開發政策的代表。
2015年以來,濱城區爭取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4926萬元,將48000畝中低產田經過改造建設,建成了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農民年增收超過2400萬元。三年的農業綜合開發,讓濱城區的生產條件得以根本改善。
濱城區是魯北農業大區,盛產棉花、小麥和果蔬,擁有全國產棉典型楊柳雪村,魯北最大的有機韭菜生產基地三河湖鎮。但是因為該區是渤海退海之地,很多鄉鎮(街道)的土地鹽堿或沙化嚴重,同時隨著區域調整,農業基礎較好的小營、舊鎮、里則等鄉鎮均劃出濱城。現存涉農鄉鎮很多村居的農民因為農田耕作困難、農業效益低下,紛紛棄田務工經商。
為改變耕地現狀,濱城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通過廣泛調研、精心規劃建立了濱城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庫,在省市農業開發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分步實施土地整理改造項目。為恢復楊柳雪鎮“棉區一面紅旗”的產業優勢,針對楊柳雪村周圍地塊零散、水利設施落后、撂荒地嚴重的實際,該區實施了楊柳雪鎮1.2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
為改良土地、振興三河湖鎮有機韭菜產業,濱城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連續三年在三湖河鎮實施了3.7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投資3692萬元。3.78萬畝高標準化農田的建成,為菜農發展有機韭菜增強了信心。截至目前,該鎮新增韭菜種植面積12600多畝,菜農戶年均增收1.3萬元。
近兩年來,濱城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搶抓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開發的有利契機,組織專業人員精心編制規劃,投資888萬元實施了秦皇臺鄉1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萬畝標準化農田建成后,這里的農田承包價格由每畝平均300元漲到了現在的1000元左右。該鄉今年很多曾棄田外出經商務工的農民返鄉種起莊稼,還出現了30多個家庭農場和12個農業合作社。
(通訊員 王際靈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