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9-11 09:02:09
齊魯網濱州9月11日訊(記者 何洋 通訊員 邱勝巖)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近日,在濱州陽信縣商店鎮張寨村,七旬環衛工張連勝將撿到的存款折及現金5萬余元物歸原主,他拾金不昧的精神在當地朋友圈內熱傳,網友紛紛為其點贊。
記者聯系失主了解到:9月8日21時許,家住商店鎮魏寨村的沈女士(沈淑芳)因孩子感冒,駕駛機動車到張寨村玉星衛生室打小針。當日上午,將辦理的兩張5萬元郵政存款活折和701元現金放在一個黃色牛皮紙掛號信信封內,并放置在副駕駛處。打完小針,孩子從衛生室出來后,在上車的過程中,將裝在牛皮紙掛號信信封內的現金和存款活折掉落在車外。
9月9日凌晨5時許,張寨村環衛工張連勝到村中清掃垃圾時,經過村玉星衛生室門口,在衛生室門口不遠處拾到一個黃色牛皮紙信封,打開一看,里面有701元現金和兩張存款活折,不太識字的他,第一反應就是此時失主該有多著急啊!他推著環衛車回到家,正想怎么著聯系失主。此時,發現丟失現金和存款活折的沈女士,駕駛車輛來到張寨村玉星衛生室,沈女士和衛生室村醫說明情況,村醫根據情況首先想到了清晨打掃衛生的環衛工張連勝。經和張連勝聯系,張連勝及時將拾到的黃色牛皮紙信封內的所有財物交給了失主沈女士,沈女士激動萬分,對環衛工張連勝表示由衷的感謝。
“拾到的東西一定要物歸原主,要不然失主多著急。”這是每月僅有工資500元的農村環衛工張連勝在拾到5萬元存款活折和701元現金交給失主后所說的話。一句簡單的話語,道出了環衛工的高尚品格,他用實際行動傳遞著社會正能量。
雖然農村環衛工收入不高,每天做著又臟又累的工作,但面對別人丟失的財物,他們選擇拾金不昧,物歸原主,在凈化美麗鄉村的同時也凈化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一起為拾金不昧的環衛工點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