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2-05 14:13: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5日訊 所有進出小區的人員都要進行登記,并且每戶兩天有一人外出采購。今天已經登記出門的家庭,如果明天再出門則不予放行,連日來,濱州市東街道金龍苑小區的居民們,總會看到“疫情防控物管指導員”老王活躍在小區的身影。老王名叫王俊亭,今年64歲了,小區居民習慣叫他“老王”。今年春節他提前備好滿滿的年貨,準備招呼孩子們一起來過年。
從大年初一開始,老王每天早上六點半準時到崗開啟他一天的“阻攔”工作。所有進出小區的人員都要進行登記,并且每戶兩天有一人外出采購。今天已經登記出門的家庭,如果明天再出門則不予放行。過年難免有走親訪友的,老王為了保證小區居民的安全,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手持住戶登記信息要求進入小區人員說出自己的地址、電話并強調報出戶主的姓名,否則也不予放行。為了方便查找,他還細心的給住戶登記信息本分樓棟貼了標簽。這個法子看似簡單,卻也是老王琢磨了好幾天才琢磨出來的最“萬無一失”的方法。小區居民眾多,老王不可能每一個都認得。本小區的業主自然可以當即說出戶主名稱、電話、具體門牌號,這樣的話一下就分辨得出是小區業主還是外來人員了。
老王每天忙活著“阻攔”,經常一上午連口水也喝不上。“其實很多人還是不理解,覺得我不讓他們出門,也不讓他們親戚朋友進來,但是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老王堅定地說。
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城市居民小區是關鍵。老王平時是小區生活“大管家”,疫情發生后就搖身變成“熱血戰士”。這幾天,老王每天都在業主微信群轉發社區宣傳疫情防控措施、注意事項、媒體關于群防群控的宣傳報道文章等內容,提醒大家加強自我防護。遇到“不理解、不接受”居民,他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解釋,耐心安撫勸解。看到居民出門沒戴口罩的,他老遠就喊“什么時候了還不戴口罩”,然后掏出自己口袋里準備好的口罩出來叮囑他們趕緊戴上。
在老王的動員下,物業和業委會還臨時制定了一個“防疫公約”:小區公共空間、垃圾桶、電梯等候區每日消殺1次,門把手、電梯廳、電梯按鍵、樓層電梯面每日消殺2次,出門口門禁機、廢棄口罩垃圾桶每日消殺2次……老王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我就是小區居民面前的第一道防控線!”
防疫期間,物管服務人員老王成了小區“公眾人物”,這位“熱血戰士”的一舉一動居民都看在眼里。“大過年的,有老王這顆‘定心丸’在,還有那么多社區干部都在為我們的健康忙上忙下,心里真是暖烘烘的。”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