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7日訊 今年以來,濱州市沾化區緊緊圍繞產業增效、棗農增收兩大主題,強力推廣“沾冬2號”改良,助力沾化冬棗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冬棗產業高質量發展。
沾化區馮家鎮大流村沾冬2號冬棗技術示范園區,現有沾冬2號80畝,育苗基地15畝,園區以沾化區知恩原生態家庭農場為載體,實施冬棗標準化生產管理,強化沾冬2號選育,農場示范園區內溝渠路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完善,冬棗樹全部按寬行密植、劃線成一要求栽植,整個示范園區實現了冬棗標準化、機械化和水肥一體化生產。
沾化區知恩原生態家庭農場負責人張亦明說:“我這個園區實現了設施栽培、水肥一體化、機械化作業,實施綠色有機無公害種植模式,探索立下種植草菜,來引蟲下樹,使用殺蟲燈、粘蟲板、誘蟲罐,來提高動作的品質。”
山東省農科院新模式科研基地落戶沾化區馮家鎮大流村沾冬2號冬棗技術示范園,并建立了8畝實驗田,按照省農科院專家提出的“1*3、1*4、1.5*4、2*4”的4種模式進行規范化實驗種植,實施冬棗寬行密植新模式新技術科研示范推廣。
張亦明說:“下一步我將學習借鑒,省農科院科研基地的成果,來用到我的冬棗種植上,爭取以后有更好的效益。”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通訊員 王杰 許中華 濱州報道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