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9日訊 濱州沾化區泊頭鎮以促進“農民角色流轉”為抓手,以發展“產業循環”模式為載體,助推“一村一企”,找準發展癥結,破解發展難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產業振興模式。
記者在位于泊頭鎮司家村的濱州市潤禾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工人們正在給制作好的蝦醬進行包裝。2015年,一直在外打工的宋立濤回到家鄉和哥哥一起創辦了濱州市潤禾食品有限公司。自己致富的同時,還能幫助身邊的村民就業。
濱州市潤禾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產各種海鮮醬、肉醬、素食醬品、蔬菜深加工制品、食藥同源中草藥固體飲料、代用茶等健康食品為主的綜合性食品公司,擁有溢方鮮、野俊玲、阿庫扎娜、福鴨宋、王姬幾個主要品牌,產品銷售到全國二十多個省份。
濱州市潤禾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經理宋立濤說:“下一步,把咱這個企業做大做強,帶著父老鄉親,一起發家致富。”
沾化區泊頭鎮東費村的家豪電子有限公司,公司通過把檢驗好的的控制線束發給海爾、海信等公司,帶動部分村民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
家豪電子有限公司接到的訂單很多,效益也很好,能夠讓周邊村民,有活干、有錢賺,沒有了后顧之憂。
沾化區家豪電子有限公司副廠長花蘭蘭說:“以后主要是想附近這幾個村,幾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咱的加工點,每個村里都有咱的外協戶。”
目前,沾化區泊頭鎮通過盤活閑置村鎮建設用地,引進企業、衛星工廠、企業等,將就業崗位送到村民家門口,解決就業崗位2300人,真正實現了鄉村產業振興。
沾化區泊頭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黨建辦主任宋其波介紹:“今年以來,泊頭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拓寬群眾增收的渠道和方式,吸引外來企業投資建廠,并積極鼓勵本土村級企業做大做強,把“衛星工廠”建到村民家門口。截至目前,泊頭鎮共建設服裝加工、食品加工、電子產品加工等“衛星企業”19家,人均年增收近3萬元,實現了群眾增收致富、村集體增收的雙提升。”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