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9日訊 發制品產業是陽信縣洋湖鄉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該鄉全面升級產業項目、多措并舉拓寬就業渠道,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陽信縣洋湖鄉將發制品產業與鄉村振興戰略和黨建工作緊密融合,成立洋湖鄉發藝協會,動員5個村黨支部開辦服務型合作社,形成“協會+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布局發制品產業在全縣遍地開花。
陽信縣洋湖鄉經委主任劉先東告訴記者,“我們洋湖鄉目前有6家這個規模以上發藝制品企業,52個發藝加盟點,針對這個情況,我們2022年成立了一個發藝協會。97個自然村都有我們的加工點和我們的這個從業發藝產業的工人。”
發制品加工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方式、就業地點靈活,技術門檻、勞動強度較低,從二三十歲到七八十歲不同年齡段的人員均能找到合適崗位。
洋湖鄉發制品產業已有近30年發展歷程,產業總產值由1993年的300萬元擴大為2.5億元,稅收由39萬元增加到3000余萬元。
陽信縣洋湖鄉經委主任劉先東介紹,去年統計洋湖鄉發藝產業所有從業人員13000多人。實現社會效益4000多萬元。個人收益月均工資3000多元左右,根據工種不同,最高的工資到9000多元
洋湖鄉積極探索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中介服務、企業用工、群眾就業”的協作模式,留守婦女不僅能夠照顧兒童和老人,而且還能掌握一技之長,增加家庭收入,從一開始的“試著干”到現在的“爭著干”形成鮮明對比,廣大婦女“足不出戶”就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洋湖鄉黨委書記王立娟介紹:“我們以轄區內各發制品企業為載體,采取鼓勵企業招聘一批,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吸引一批,成立家庭就業點聚集一批等方式,把發制品產業發展與組織群眾的精準就業有機結合,既滿足了群眾多元化的就業需求,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實現了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