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主板、風扇、顯卡……各類電腦零件成堆擺放,旁邊就是嶄新的包裝紙盒,還有品牌貼紙標簽。7名民警連夜清點,涉案物品足足裝滿了一輛4.2米的大貨車,總價值超過500萬元。
近日,濱城公安經過長達兩個月的長線經營,連根端掉一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犯罪團伙,抓獲22人,其中刑拘7人,涉案價值超1500萬。
張先生在黃河二路渤海十一路附近經營了一家門店,主要銷售各種電腦配件。今年,張先生通過網絡結識了在河南的供應商,結成了合作伙伴。但今年二月,他卻遇到了一件“蹊蹺事”,趕緊跑到公安機關報警。
張先生發現,自己剛剛從這家河南公司購入的一批價值9萬元的顯卡有問題!“我要的是2023年生產的新貨,但是這些都是2022年的,而且你看……”張先生將其中一件拿給民警,在顯卡的細縫中,有灰塵被擦拭后留下的痕跡。“我懷疑,我買到了翻新的假貨!”張先生越說越激動。
接到報案后,濱城警方和張先生一起把這批顯卡送檢。經鑒定,這批價值9萬余元的顯卡及散熱風扇、接口擋片等配件,甚至外包裝均為假冒注冊商標的產品。
濱城公安迅速成立專案組,立即前往河南進行調查。專案組考慮,此案涉案價值較大,該團伙應該長期從事這類違法犯罪,牽涉多個環節,不宜打草驚蛇。為徹底摸清該團伙犯罪行為,專案組不斷深挖,綜合研判,歷經2個多月的時間,數十次前往河南省鄭州市、禹州市,總行程超4000余公里……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一個涉及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民警調查發現,該團伙有較為完整的犯罪”鏈條“——有人負責通過網絡收購二手電腦配件(主要為顯卡),有人負責對收來的零件進行集中清洗、檢測,有人負責對翻新的配件進行包裝、貼標,有人負責通過網絡對外銷售。主要犯罪地點集中在河南省的鄭州市、禹州市。犯罪脈絡逐漸清晰,該團伙的核心成員也進入了民警的視線。
王某某,男,41歲,在鄭州市某電子商行經營一家門店,是該團伙頭目,掌握著全部犯罪流程,負責組織整個團伙。他經常往返于鄭州、禹州兩市,有十分隱蔽的出租屋,而且窗戶緊閉,里面的人基本不和外人來往。其他團伙主要成員薛某某(男,35歲)、李某某(男,33歲)、薛某可(男,37歲)分別負責人員管理、操作監督、技術支持等環節,再由李某某(男,31歲)、于某某(男,36歲)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團伙成員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各工種環節分散在3個窩點,形成了完整的犯罪”鏈條“。
在摸清了該團伙犯罪事實后,專案組制定了周密計劃,立即組織精干警力蹲守布控,一張緝捕的大網已經悄然張開。
時機成熟!“行動!”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指令,7月13時9時整,濱城警方在河南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三組警力同時行動,分別在三個窩點集中收網——翻墻,破門,控制!各行動小組分別傳回消息,當場控制全部團伙成員共22人。
清點工作隨即展開。民警發現,看似不起眼的辦公室和農戶小院內另有一番模樣——屋內擺放著滿滿當當貨架及快遞箱,貨架上擺放著各種型號的顯卡、散熱風扇、散熱器、接口擋片等電子配件。不僅如此,還有偽造的某品牌精美包裝,連顯卡防偽膜等細節都以假亂真。
經調查,2022年起,該團伙以王某某為首,通過網絡收購二手知名品牌顯卡,經過清洗、調試、安裝、包裝、貼牌后,通過線上線下對外銷售,涉案超1500萬元。
經審訊,王某某等人對結伙從事假冒注冊商標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現團伙成員悉數落網,共抓獲22人,其中刑拘7人。案件仍在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