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6日訊 7月26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產業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惠民縣專場,邀請惠民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裴震,惠民縣委農辦主任、惠民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惠民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宋召武,惠民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經中心主任田小偉,惠民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先勇,介紹惠民縣鄉村振興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田小偉介紹,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為了提高惠民縣糧食生產能力、提升群眾種糧積極性,惠民縣落實“藏糧于地”戰略。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創新推行“推、建、管、種”工作法,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5.03萬畝,切實做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有力提升了惠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強化耕地用途管制。穩步推進耕地“非糧化”專項清理整治,全面排查耕地“非糧化”、撂荒地情況,建立臺賬及時專項清理整治,保障耕地安全,2022年新增耕地1.16萬畝。實施耕地地力保護和化肥減量增效項目。2022年落實田間試驗示范7處、取土樣160個,打造“三新”配套示范區2.6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0.23萬畝、配方肥應用面積86萬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219萬畝。
落實“藏糧于技”戰略。加強農技推廣。組織成立7個技術指導組,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因地制宜開展技術培訓、指導,適時下發各類農技指導、病蟲害防控技術意見,加大糧食增產關鍵技術應用扶持,引導種糧農民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提高科學種植水平。積極開展統防統治。2023年,小麥“一噴三防”工作實現全覆蓋,其中,整合專項資金838.3萬元用于統防統治工作,飛防面積65.09萬畝,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害損失。深挖機收減損潛力,加大農機技術推廣力度,全縣設立31個農機維修點,近50家農機配件銷售網點,2022年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02%。
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足額落實各類補貼。今年,按照120元/畝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共計1.23億元;按照11.8元/畝標準,發放一次性糧食補貼共計1207.9萬元。落實農機補貼政策,2022年共完成補貼資金910余萬元。暢通融資渠道。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與省農擔駐惠民辦事處協作,進一步優化貸款流程,建立了77人的縣鄉兩級輔導員隊伍進行全方位指導。
落實生產保障措施。規范農資市場秩序。開展農資打假行動、化肥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農資生產經營日常監管等工作,2022年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企業500余家,完成各類種子產品經營備案300余個,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全縣開展有小麥、玉米等10個險種,基本實現了主要作物保險全覆蓋。
今年,惠民縣將持續在穩糧保供上重點發力,確保糧食豐產豐收。爭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7萬畝,積極探索已建高標準農田的提升管護機制,持續提升惠民縣糧食產能。認真貫徹落實好2023年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的發放工作,實施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項目補貼,持續提升農戶種糧積極性。強化農技指導,及時出臺技術指導意見,成立技術服務指導小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開展農業生產,切實加強農田管理,夯實糧食穩產保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