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1日訊 9月21日,濱城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聚焦民生品質”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城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新民,濱城區教體局黨組成員、區教研室主任王希軍,濱城區教體局黨組成員,總督學劉鵬飛出席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王希軍說,近年來,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力賦能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濱城區教研室聚焦深化縣域教研內容與教研方式改革,下大力氣開展區域中小學課程與教學創新實踐研究,重點做了三項工作:
一、做強引領機制,讓課程與教學創新動能充沛
這里包含三個引領:第一個是教師“1+N”梯次培訓引領。“1+N”中的“1”是每年固定的暑期研訓。“N”,是指多層面的業務培訓、各類型的教學技能比賽等活動。通過梯次培訓引領,有效提升了教師專業素養。二是課題研究引領。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突破口,推動廣大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形成了濱城區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深厚氛圍。三是評價改革引領。通過“完善評價新標準、探索評價新路徑、推進評價新改革”三大舉措,構建了學生綜合素養評價體系,全區課程實施和教學管理評價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二、搭建發展平臺,讓課程與教學創新蹄疾步穩
搭建了三個平臺:一是課程項目共享平臺。實現了各學校課程開發資源的深度共享。二是專業項目合作平臺。與濱州學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項目合作,共建共享高效課堂、學科課程、特色課程建設經驗,全區中小學教學質量顯著提升。三是信息技術管理應用平臺。全面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打造出了具有濱城特色的教育信息技術應用“321”模式。濱城區被授予“第一批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及“全國跨區域同步教學應用試點單位”。
三、鑄造品牌行動,讓課程與教學創新高光前進
開展了三項行動:一是課程創新行動。通過指導全區各中小學深化課程建設,實現了三級課程實施的統整融合,形成了完善的全面育人課程體系。二是課堂革命行動。分階段定目標,展示推介高效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新典型、新經驗,指引全區中小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轉變了教與學方式。三是作業改進行動。關注作業在實現學生個性發展,塑造創造精神,培養實踐和創新能力上的作用,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的作業教學改革模式,在全區各中小學樹立起了多元化學習方式的作業觀。
王希軍表示,將繼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加強教研機制創新,服務好教師專業成長,切實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同時,進一步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服務好學生全面發展,切實提高學校辦學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