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傳遞“生命的種子”,為生命續航。近年來,濱州市博興縣紅十字會已采集造血干細胞血樣2000多例加入中華骨髓庫,為他人生命“續航”。
博興縣造血干細胞血樣捐獻者曹青島說:“看到咱的紅十字會公眾號的通知之后,我準備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清淡飲食、戒煙戒酒、保持鍛煉做了充分的準備。我感覺能夠為白血病患者帶來一絲生的希望,感到非常自豪和榮幸。”
記者了解到,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的幾率為萬分之一、甚至是百萬分之一,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越多,患者獲得配型成功的幾率就越高,獲得新生的希望就越大。據統計,每年我國有400多萬名患者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其中兒童占50%以上。而在他們當中,有很多患者因找不到合適的配型捐獻者,面對著病痛的折磨,甚至死亡。
博興縣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劉東強說:“捐獻造血干細胞工作是一項偉大而高尚的公益事業,是對‘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的最好詮釋。目前,(博興縣)已有6例成功捐獻者,舉行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活動,是‘生命接力、大愛傳遞’。我們期盼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造血干細胞捐獻行動中來,為更多的患者重鑄生命的希望。”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通訊員 宋清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