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2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沾化區泊頭鎮依托現有資源,整合挖掘特色文化,留住美麗鄉愁,以點帶面、連珠成線,全面提升和美鄉村內生力和持久力,不斷放大和美鄉村示范帶動效應。
在沾化區泊頭鎮的黃河大集上,非遺傳承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介紹非遺作品,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非遺展銷區成了大集“最紅”的打卡地。
沾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呂明貞說:“通過參加這次黃河大集的非遺展示活動,讓更多的孩子了解藍印花布的印染工藝,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的手工印染技藝,是國家級的非遺傳承,中華手藝從我做起,讓更多的人愛上中華手藝?!?/p>
大集上非遺作品惠民展銷、山東手造、還有現場參觀游玩,濃濃的煙火氣里飄散著極具當地文化特色的味道。
塑形更要鑄魂,在挖掘好傳統文化的同時,沾化區泊頭鎮通過打造和美鄉村片區,讓河西劉家村實現了百年老村發展的蛻變,讓河西劉家村的故事代代相傳。
沾化區泊頭鎮以“共憶鄉土情 圓夢河西劉”為主題,全力對接全域鄉村旅游資源下沉,積極融入精品冬棗采摘、河西劉家鄉村記憶、屈牟水韻棗鄉鄉村等旅游精品線路,帶動紅色教育、鄉村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打造農旅融合新典范,形成泊頭鎮和美鄉村片區經濟融合發展示范帶,帶動群眾人均增收5萬元,通過以“環境美”賦能“鄉村興”,真正讓村里的群眾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沾化區泊頭鎮黨委書記潘林林說:“今年以來,我鎮以徒駭河風景線為軸串聯和美畫卷,突出產業發展、共同富裕、公共服務、文化生態、鄉風文明、組織賦能、村級治理等七大功能,構建‘一線三核,七彩綻放,線面聯動,全域和美’的發展格局。片區內冬棗產業欣欣向榮、公共服務全面覆蓋、治理體系日臻完善,實現了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下一步我鎮將著力塑形鑄魂,聚焦‘業興村強 民富人和 美麗宜居’,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奮力繪就鄉村振興和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