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1日訊 1月31日,農歷臘月二十一,在濱州濱城秦皇臺鄉單寺大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文化大餐”在群眾家門口熱鬧開演。
上午9點,伴隨著喜慶熱鬧的鑼鼓聲,“村晚”在舞龍舞獅踏街表演中拉開帷幕。青龍、彩獅踏街表演,沿著大集而行,一路上歡歌笑語,吸引了不少群眾駐足觀看。
秦皇臺鄉史稱青龍鎮,在民間有諺:北方舞青龍,青龍在天,預示著一年四季不發愁,土地富的能流油。祥龍戲珠、龍騰虎躍,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舞出了龍年的吉祥,也舞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為春節增添了喜慶氛圍。
“好幾年沒有看過這樣的民俗表演了,這才是過年該有的樣子,濃濃的年味又回來了!”帶著孩子特意來感受“年味兒”的村民劉玉亮高興地說。
在“村晚”演出現場,鼓樂齊鳴、熱鬧非凡。不同于別地,此次活動還特邀來自陽信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洋湖鼓子秧歌展演。歡快的鼓點激蕩人心,激昂的鼓聲催人奮進。演員們身著喜慶的服裝,踩著歡快的鼓點,帶著幸福的笑容扭起秧歌,一招一式體現了勞動人民積極向上的節慶氣氛,用舞姿表達對新年的祝福。
熱鬧紅火的鼓子秧歌,不僅活躍了過年的氣氛,更是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村民劉玉珍開心地說:“以前都是電視上看晚會,現在我們家門口也有了‘村晚’,真是太好了。”
隨后,廣場舞《老妹你真美》《中華大舞臺》、呂劇《李二嫂改嫁》《馬大寶喝醉了酒》、歌曲《我們的中國夢》、鑼鼓《九龍翻身》、評書《楊家將》等這些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輪番登臺,精彩紛呈,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叫好聲,大家在觀看演出的同時,紛紛拿出手機記錄演出現場的精彩瞬間,向親朋好友分享著幸福快樂。
舞臺上,村民唱主角,人人做“民星”。“這些接地氣、貼近生活的節目都來自我們轄區的村民,都是一些讓群眾喜聞樂見的‘鄉村聲音’。”秦皇臺鄉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劉玉潔表示,“現在村民生活條件都好了,越來越關注文化生活,而‘村晚’既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種方式,又收獲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黨建先鋒服務、金融管家服務、惠農政策宣傳、特色農產品展銷等便民惠民服務“攤位”,把咨詢窗口“搬”到群眾身邊,把服務“送”到村民手中。
在秦皇臺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場“翰墨飄香辭舊歲,巧手剪紙迎新春”活動正在舉行。書法愛好者和孩子們現場展示剪紙、書法等藝術,現場充滿著喜慶祥和的氣氛。
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又先后來到老年公寓和大集上,把剪好的窗花和春聯送到群眾手中,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濃喜氣和節日氛圍。
中午時分,大集上趕集的人一撥接一撥,摩肩接踵,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歡聲笑語聲,依然一陣陣地傳來,聽得出來,那歡笑聲里透著滿滿的歡樂與幸福,匯聚成了充滿溫馨與熱鬧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