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5日訊 “大家好,我是張書愿!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今天我將帶大家走進源頭工廠,一起見證遮陽網的誕生過程……”在濱州市惠民縣宏愿化纖制品有限公司,返鄉青年張書愿正熱情洋溢地向直播間網友們介紹遮陽網,并耐心回答他們的提問。
談及為何放棄在上海工作的機會,選擇返鄉投身繩網產業,張書愿深情地說:“從小我便和繩網結下了不解之緣。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的姥爺便從事繩網業,而我的父親更是帶領全村村民一起發展繩網,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我也想為家鄉的網繩產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憶起姥爺那一代人的艱辛創業歷程,張書愿頗為感慨:“他們憑借勤勞的雙手和敏銳的商業眼光,在繩網產業的萌芽階段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那時,生產條件簡陋,市場需求也有限,但他們不畏艱難,從最基礎的手工制作開始,一點點積累經驗和財富。”
惠民縣繩網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搶抓市場機遇和創新求變,同時也得益于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政府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招商引資,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前幾年,我們這邊企業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市場對企業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在生產、銷售、研發上面臨巨大的壓力。如果不轉型升級,遲早會被市場淘汰。”談及近年來繩網產業的發展,張書愿的父親深有感觸,好在各級政府及時出手,鼓勵并支持企業發展,多次聘請業內專家為企業培訓,引導企業更新生產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成功完成了轉型。
近年來,惠民縣委、縣政府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繩網行業準則,推動新型繩網產業集群發展,致力于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繩網產業。同時,積極搭建與阿里巴巴國際站、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合作交流平臺,成功上線“匯繩網”APP,引入大通產業園區,成立繩網先進技術研究院、繩網質量檢測中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回鄉創業,為繩網產業發展注入了年輕活力。他們通過線上運營、網絡銷售,為繩網銷售打開了新市場。如今,張書愿這一代生力軍已逐漸接過了繩網產業的傳承火炬。
幾代人共同見證了繩網產業的變遷與發展。從最初的車馬挽具謀生,到村大隊編繩子,再到個人作坊到產業園區;從“搖起繩車”到“拿起鼠標”,從面向全國到走向世界,每一步都凝結著惠民人的艱辛付出和不懈追求。
“從2023年起,我們便開始嘗試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銷售和推廣,現在已經拓展了很多外地的客戶。2024年7月,我們更是進軍海外市場,海外銷售額已達到三百萬左右。”張書愿自豪地說。
這只是惠民縣繩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惠民縣繩網行業市場份額占全國80%以上,擁有繩網加工、銷售、電商業戶7000余家,線上交易額突破25億元。惠民縣已自主研發出建筑安全用繩網、體育用繩網、航天用繩網等8個系列300多種產品,讓當地10萬余名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