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3日訊 近年來,陽信縣將高科技與傳統的肉牛產業巧妙結合,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優化了商業環境,加強了資源保障,并完善了監管體系,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智慧養殖模式。這不僅給傳統肉牛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進了產業升級和轉型。
記者走進陽信縣的牛智谷產業園時,立刻被這里充滿未來感的數字化智慧中心所吸引,這個被稱為“智慧大腦”的地方,是全國首個專為肉牛產業設計的智慧化大數據平臺。它連接了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等多個環節的數據,集成了多個知名平臺的功能,實現了對肉牛全產業鏈的精細化管理和精準服務。
牛智谷控股(陽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索松說:“搭建全國首個肉牛領域的智慧化大數據平臺,形成數字化指揮中心,整合本地優質資源,健全完善肉牛全產業鏈條,實現肉牛全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套、市場供需的撮合以及供應鏈的保障,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陽信縣還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比如5G數字化牧場。在這里,每頭牛都佩戴著電子耳標,牧場內部安裝了智能攝像頭,這些設備構成了肉牛質量追溯系統的核心。消費者只需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追蹤到牛肉從出生到餐桌的每一個細節,這不僅增加了產品的透明度,也讓消費者吃得更加放心。
陽信縣億利源5G牧場技術員張光輝說:“消費者買我們牛肉,通過掃描二維碼,我們就可以了解到這頭牛從出生到屠宰整個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它的出生信息,養殖情況、獸藥使用情況、防疫情況,為我們消費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安全保障”。
牧場內的智能攝像頭和電子耳標等物聯網設備,使得牧場管理變得更加智能。通過視頻數據的實時共享,管理者可以隨時監控牧場的情況,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監督。此外,牧場還開發了一套基于數據分析的精準飼喂系統——“中央廚房”和“自動餐車”。這套系統能夠根據不同月份和生長階段的肉牛提供定制化的營養配方,既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又減少了人力成本。
陽信縣億利源5G牧場技術員張光輝說:“我們中央廚房可以根據肉牛的不同月齡,不同的生長階段,提供一些不同的營養配方,適合肉牛的生長”。
大數據平臺還幫助牛肉加工企業實現了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對市場銷售數據的深入分析,企業可以更快地響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減少銷售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陽信縣福安清真肉類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金華說:“建立的大數據平臺,讓我們更精準捕捉到市場的前沿信息。我們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更精準地抓準市場群體,讓我們企業在銷售端少走彎路”。
大數據的賦能,讓陽信肉牛產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從國家級肉牛產業大數據中心到5G數字化牧場,從質量追溯系統到智能化養殖模式,陽信縣正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肉牛產業向著更高質量和更高水平邁進。
陽信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華偉:“繼續完善大數據平臺功能,推動數據共享,深化數據應用,加碼賦能營商環境,促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真正讓大數據成為肉牛產業發展的‘導航儀’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