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 濱州市沾化區實踐“府院聯動”制度,通過法治化途徑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化解各類風險,為新投資、新產業、新技術的引入創造良好土壤,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位于沾化經濟開發區的勝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4.3億元的1.8萬噸/年均四甲苯及0.8萬噸/年均苯四甲酸二酐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該項目屬于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7億,新增稅收3000~5000萬,然而企業在建設之初,因為土地指標問題一度難以落地。
山東勝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龍龍告訴記者“我們屬于化工企業,化工工業園區里邊土地比較緊張,時間就是金錢,我們如果轉的話,不管是各種政策方面,耽誤時間越長越不利,包括一些綠色低碳項目它都是有時效的。”
如果申請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為了促進項目盡早建設投產,沾化區決定另辟蹊徑,挖潛閑置低效用地。
沾化開發區管委會投資促進局負責人呂凱凱告訴記者“生產停滯、經營困難,以及就業壓力、稅收壓力和土地閑置等問題,對于以發展工業為主的開發區來說,是不得不治的‘疑難雜癥’。”
經過對園區企業的全面摸排,得知沾化福美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因資金鏈斷裂,企業生產停滯,面臨破產窘境,沾化區推出“府院聯動”工作機制,由政府和法院之間協作聯動,按照“清算、重整、和解”的類別進行深入識別,量體裁衣。
沾化開發區管委會投資促進局負責人呂凱凱介紹“園區對確認無重整可能的停產企業,以破產清算方式處置,讓園區稀缺的土地、排放指標、能耗指標等資源得以重新發揮價值,為先進產能騰出市場和發展空間。”
2022年,福美康進入破產清算程序。2024年,福美康破產清算完成,土地資源潛能也得以釋放,山東勝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順利接手落地,開啟“騰籠換鳥”。
沾化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勝勇介紹,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法院主導、部門聯動”的制度化、常態化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機制,由法院負責依法審理破產案件,政府則負責提供政策支持和協調服務,協助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從而實現閑置低效土地資源再利用,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4年以來,沾化區深化“府院聯動”,通過重組、并購等方式,推進開發區包括福美康在內的16家企業盤活重整,讓優質項目即來即用。截至今年11月底,在“府院聯動”的共同推動下,園區共完成低效用地盤活893.73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