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1日訊 正月十五鬧元宵,“秧歌進城”活動在濱州市陽信縣梨園廣場和體育場舉行。來自近四百名秧歌隊員齊聚一堂,為市民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伴隨著歡快的鼓點,身著秧歌服,隊員們手持彩扇、綢帶,扭動著歡快的步伐,拉開了秧歌表演的序幕。只見他們時而變換隊形,時而穿插互動,將傳統秧歌的韻味與現代舞蹈的活力完美融合,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群眾蘆葦青說:“傳統民間藝術太受人尊敬了,演得特別棒,我們感覺到中國民間藝術,一代代的傳承下去,我們真得高興,給我們提升了元宵節的快樂。”
據了解,此次“秧歌進城 喜慶元宵”活動旨在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讓廣大市民在歡樂喜慶的氛圍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共度美好佳節。
陽信縣齊寨村鑼鼓秧歌隊領隊夏培香說:“ 我們這個形式是新老結合,有扇子舞和秧歌的形式組合而成,首先它是一個生活場面展現,有揚場,曬場,攤曬,這是一個組合部分,再有是以花樣的形式,扇子舞的形式,組成很多個花樣,首先是互幫互助的長花,圓花是花好月圓,心字形是愛心奉獻,到最后我們同享盛世平安的生活,以此來表現我們黨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熱愛,對新生活的向往。”
現場400名的秧歌隊中,有鼓子秧歌、瘋秧歌和扇子秧歌等,其中鼓子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早在2006年就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起源于唐代,并在明代中期與當地的凌霄閣廟會相結合形成了規模,至清代中期達到鼎盛。在陽信縣,鼓子秧歌已經深深植根于民間,成為了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動。陽信縣文化館館長王曉麗說:“這些演員當中,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只有七八歲,實現老少同樂福滿陽城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