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0日訊 3月10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民政局專場。邀請濱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亨波,濱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王為民,濱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紅,濱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瑞,圍繞民政工作成效、鄉村地名、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服務類社會救助等方面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曉紅介紹,為更好解決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2024年12月31日,濱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圍繞三個工作目標,建立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實施意見》從完善服務體系、增加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3個方面提出具體工作目標。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礎上,著力構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從推進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應建盡建且規范達標等方面來增加服務設施;以加強養老護理員培訓,開展養老床位、醫療床位、家庭養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寧療護床位“五床聯動”試點等方式來提升服務質量。
聚焦四方面重點任務,解決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急難愁盼問題。《實施意見》從強化預防干預和能力評估、完善照護服務體系、優化重點人群照護服務、提升照護服務質量4個方面提出13條具體措施。通過依托省級養老管理平臺,歸集衛健、醫保、殘聯等部門失能失智老年人數據,建立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信息數據庫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完善老年人能力評估機制。從建設家庭養老床位、特殊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等方面提升居家照護服務能力;從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培育社區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養老服務機構,設立社區康復輔助器具購買、租賃、維護服務站點等方式提升社區照護服務水平;從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并對普惠型養老機構按照收住老年人中度、重度(含完全失能)老年人數量及入住時間,分別按照每人每年2400元、3600元標準給予獎補等方面提高機構照護服務能力。重點聚焦困難、認知障礙和農村失智失能三類群體,提出落實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經濟困難老年人集中托養政策,強化認知障礙老年人友好社區、認知障礙專業照護機構建設和縣鄉村三級照護服務體系的建設任務。要求2025年年底,全市建成10家作用達標的智慧養老院,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所具備失能照護功能的縣級特困供養服務機構,鼓勵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具備全日托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等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提升照護服務質量方面,要求進一步加強醫養康養融合,支持100張及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養老機構內部設置家庭醫生服務點,規范發展老年病醫院,2025年底前爭取設立1所市級公立老年病醫院。在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方面,要求2025年底實現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要求落實院校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獎補、大中專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獎補、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獎補等政策。在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用品產品供給方面要求加大康復護理、康復輔助等照護產品研發推廣力度,豐富老年人生活護理等養老產品供給。
強化三項保障措施,持續改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生活。加強組織保障。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要求各縣(市、區)要把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與重點工作統籌謀劃推進。依托各級老齡委員會工作機制,定期研究解決實施中的重大問題,推進工作落實。加強政策銜接。要求各有關部門、單位整合相關政策,做好政策銜接,加強數據共享,并建立具體工作的監測分析與落實評價機制,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實。加強人才支持。加大對醫務人員、養老護理員、社區助老員、老年助浴員、認知障礙照護員、養老院長等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力度,并在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職稱評審工作中強化相關保障措施。
下一步,濱州市民政局將聚焦群眾需求,持續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聯合各相關部門,跟蹤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共同把黨委、政府的政策部署落實到位,讓全市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