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2日訊 3月1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場。邀請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增永,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中心主任劉驥夫,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丁海廷,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俊峰,圍繞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劉驥夫介紹,三月是生態保護修復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月里,不但有植樹節,還有多個與生態保護修復相關的節日,例如,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3月21日世界森林日等。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搶抓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期,在厚植綠色生態底色和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履職盡責、精準發力、探索創新,推動生態空間持續向好,生態賦能品質濱州建設。
厚植綠色生態底色方面, “增綠造林”,推進科學綠化。持續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加強退化林修復,利用城鄉廢棄地、邊角地、農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見縫插綠”,造林3800畝,建設森林村居15個,加快推進破損山體修復,讓破損山體重披“綠裝”,繪好綠水青山生態畫卷。 “守綠愛林”,夯實林業根基。扎實開展網格化巡林、護林等工作,加快山林智慧防火系統建設,筑牢森林防火墻。強化林業有害生物日常監測,做好監測預報、防控工作,推廣使用綠色防治措施,織密林業有害生物防蟲網。堅決守住連續多年“森林火災零發生、有害生物零成災”的良好局面。 “管綠護林”,扮靚林草生態。落實管護責任,組織好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定期巡林,實現重點生態區域、重點時節全覆蓋。充分發揮督查利劍作用,組織開展森林督查,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從嚴打擊懲處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用綠活林”,發揮資源效益。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做好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培育和示范工作,著力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充分利用惠民苗博會、森林文化周、林交會等平臺媒介,打造推介濱州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堅持拓展生態空間、修復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資源,促進生物多樣性持續增長。搭建機制平臺,匯聚保護工作合力。搭建日常聯席平臺,完善“林長+檢察長+警長”等系列工作機制,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聯合開展“北歸守護”“清風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打防結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格局,保護好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立保護網絡,打造穩定棲息環境。守好生態保護紅線,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整合優化自然保護區,提升系統性保護;統籌規劃濕地保護空間布局,綜合考慮生態系統完整性、地理單元連續性及區域發展需求,合理劃定濕地保護范圍,為陸生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地與食物資源;強化生態修復與治理,實施麻大湖、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等重點項目,通過水系貫通、生境恢復、污染治理等措施破解生態系統破碎化問題,改善動植物棲息環境,貫通物種遷徙通道,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網絡。數字精準賦能,構建保護監測體系。科學構建珍稀瀕危植物、旗艦物種的遷地保護基地,做好陸生野生植物遷地保護和人工擴繁,維護好濱州市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擴繁基地,科技助力、全鏈條精準保育珍稀、瀕危品種。持續深化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本底調查,建立常態化動態監測機制,構建“空天地”一體的綜合性監測網絡,系統掌握野生動物種群分布、棲息地變化和疫源疫病風險等基礎數據,為制定保護策略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