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3日訊 “小餐飲”承載城市溫情,“大治理” 彰顯民生溫度。面對餐飲油煙治理難題,市東街道綜合執法保障中心創新實施 “清風行動”,構建全鏈條監管體系,實現投訴量、污染值、安全隱患“三下降”和群眾滿意度“一提升”,讓城市煙火氣與生態高顏值交相輝映。
強化源頭治理,筑牢污染防控前沿防線
行動開展中,街道綜合執法保障中心建立“三早”防控體系,一是早介入。提前開展“敲門行動”,累計發放宣傳告知書1000余份,建立預警機制;二是早服務。推行“城管服務進商圈”活動,為轄區11家新開業商戶提供“定制化”服務;三是早監管。聯合為民服務大廳通過信息互聯的方式,建立營業執照聯審機制,對3家選址不符商戶實施前置干預,強化源頭管理,進一步創新“門前五包”延伸管理,將油煙凈化設施運行情況納入日常監管范疇,建立一戶一檔機制。
深化聯勤聯動,打造協同治理共同體
在嚴格落實“三早”防控體系的前提下,街道綜合執法保障中心進一步構建“1+3+N”執法體系,以綜合執法保障中心為行動主力軍,聯合環保、市場監管、社區等3個部門,吸納轄區內行業協會、轄區商戶、居民代表等多元主體參與,在轄區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針對夜間燒烤等重點時段開展聯合執法22次,檢查商戶230余家次。同時,中心依托街道司法、信訪等部門建立起“街道 - 社區 - 網格”三級調解機制,成功化解油煙擾民糾紛9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5%。
科技賦能監管,構建智慧防控網絡。
街道綜合執法保障中心依托區油煙在線監測平臺,打造“人防 + 技防”雙向監管模式,建立重點區域“雙隨機”巡查制度,累計開展日常巡查200余次。并依托平臺實時數據實施“線上線下雙向預警”機制,對連續兩次檢查不合格商戶進行約談問責,多次整改不到位的進行停業整頓。同時推進“智慧城管”建設,配合上級單位為轄區278 家商戶安裝油煙在線監測設備,實現油煙排放數據實時監控。
專項治理開展以來,轄區餐飲油煙投訴量同比下降 24.2%。累計到戶指導油煙凈化設施相關使用問題70余件,下達整改通知19份。通過“服務 + 監管”雙輪驅動,實現了從“被動處置”到“主動服務”的治理轉型。今后工作中,市東街道將持續深化油煙治理工作,完善“智慧監管”平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讓城市煙火氣既溫暖民心又清爽宜人,為建設美麗宜居宜業現代化城區貢獻市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