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3-02 12:51:03
災害應急救助是當前社會保障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2016年以來,濱州市民政局以“災害救助有保障,制度管理有創新,物資儲備有突破,隊伍建設有成效”為目標,重防災、促減災、抓救災,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創新開展。
建成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 受災群眾12小時內得到救助和生活保障
2016年,我市著眼實際,探索開展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建成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初步形成了全市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目前,全市范圍內共建立了市庫1個、縣庫10個、鄉鎮級儲備室47個、社區儲備間129個和村級協議儲備點672個,物資保障基礎不斷夯實。目前,鄉鎮級救災物資儲備室覆蓋率達50%,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我市救災物資協議儲備建設也在不斷探索完善。所謂協議儲備,是在政府救災物資儲備的基礎上,整合社會儲備資源。目前,各縣區、鄉鎮與轄區內物資生產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簽訂了物資供應協議;與物流運輸企業、連鎖超市簽訂了物資運輸協議,并建立災后緊急救助制度。一旦發生災情,將確保城市公交系統能在6小時內緊急轉移3.7萬人到達安置點;協議實物儲備物資能夠保障24小時內7萬人的飲用水和9萬人的食品需求;協議生產力儲備企業能在24小時內生產2500床棉被和200頂救災帳篷并運抵災區,確保受災群眾能得到及時、全面救助。
爭創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8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5個
2016年,濱州市縣兩級部門始終堅持把“抓好綜合減災示范創建”作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點。濱州作為創建“全省減災救災示范縣”試點市,在“以防為主、防救結合、社會參與、政府兜底”的減災救災工作格局基礎上,組織博興縣、鄒平縣開展創建工作,將任務及責任逐級細化,并對創建工作進展定期檢查、通報,確保落實到位。同時,將“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創建作為爭創工作基礎,有序開展全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截至2016年,我市共爭創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8個,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5個。
通過全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創建,不斷完善相關設施,健全工作機制,極大地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災害風險意識,提高了社區居民避災自救技能,整體提升了社區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經過反復探索,我市逐步形成以“全國、全省、全市各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為基礎,以“全省減災救災示范縣”創建為突破的“3+1”式的三級聯創工作模式,有效帶動了周邊縣區、鄉鎮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開展,極大地提升了全市綜合減災工作的整體水平。
村級災害信息員培訓覆蓋面達80%,全面增強社會防災減災意識
災害信息員承擔著災害信息的收集、傳遞、整理、分析、評估等工作,是解決災害預警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和確保災情信息及時準確上報的關鍵力量。
2016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災害信息員數據庫錄入工作,人員信息細化到村級,極大增強了隊伍統一指揮的行動力。6月16日,成功舉辦了全市縣、鄉級災害信息員培訓班,共培訓130人。同時,10個縣區均組織鎮、村級災害信息員培訓,全市村級災害信息員培訓覆蓋面達到80%,極大提高了災害信息員報災救災能力和隊伍整體素質,為高標準完成報災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 葛肇敏 通訊員 張瑞 付立杰 任夢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