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高清视频线,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精品久久久

全部

沾化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經濟發展“雙引擎”

來源:齊魯網

作者:陳帥

2017-07-13 09:04:07

山東日科橡塑科技有限公司950.jpg

齊魯網濱州7月13日訊(記者 陳帥)2017年4月份,山東濱奧飛機制造公司成功中標全國最大的航空培訓學校——四川廣漢飛行學院20架DA40NG飛機訂單。隨著新機型DA40NG的引進并批量生產,濱奧飛機實現供銷兩旺,預計全年新機型訂單達60架左右。

濱奧飛機實現快速發展是沾化區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縮影。牢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沾化區不斷培育壯大新動能,同時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有機統一,帶動起經濟提質增效健康發展“雙引擎”。

“無中生有” 打造動力強勁新引擎

沾化區圍繞“四新一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布局,發展具備一定產業基礎的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開發等相關產業,引導新興產業掌握核心技術,不斷擴大規模,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競爭新優勢。

山東海容電源材料有限公司因掌握著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10項專利技術,實現了產銷兩旺。針對高端企業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在常規數碼電池電解液的基礎上,該公司自主研發出了高安全阻燃型電池電解液、高電壓電解液、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電解液以及航模高倍率電池電解液等系列產品。尤其是高安全阻燃型電池電解液,遇明火不燃,用其生產的鋰電池在保持優良壽命的前提下,達到不爆炸,不起火的安全效果,被蘋果、小米、華為等知名手機制造商和珠海銀隆等電動大巴廠商廣泛應用。去年該公司實現產值1.4億元,利潤1000多萬元。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3億元。

通用航空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全國第一家通用航空產業園——大高通用航空城,以項目引進為關鍵,不斷增粗延長航空產業鏈條。

圍繞打造“五基地一新鎮”目標,濱奧鉆石飛機制造、青島九天飛行培訓學院、南山國際飛行航校、北京領航通航、海若通用航空、湖北銀燕通航、大高機場、濱奧飛機維修等高新企業先后落戶園區,集機場運營、飛機制造、飛機維修、飛行員培訓、通用航空飛行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各類通航業務、空中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通用航空產業園區羽翼漸豐。

眼下,以濱奧飛機、瑞通汽車等企業為支撐的高端裝備制造, 以國華瑞豐、龍源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以浩瀚醫藥、永太藥業、普潤醫藥為支撐的新醫藥等新興產業集群在沾化已初步形成 ,九成以上的企業產銷兩旺。

“有中出新” 煥發舊引擎新動力

“沾化傳統產業占比大,要不斷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行產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發展效率和質量,使‘舊動能’轉換成‘新動能’”。沾化區委書記丁鋒說。

沾化區鼓勵和引導企業改造提升原有裝備,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業鏈的拉長延伸,實現企業提質增效。大力推進瑜凱新材料工藝改造、陸源化工脫硫脫硝等17個技改項目建設,技改投資年內增長8%以上。全面完成化工企業“三評級一評價”,對安全環保評級為“差”的4家企業和未參評的40家企業進行停產整頓。深化產學研融合,瑜凱新材料、巨佳生物科技等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等5所重點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以上。

依靠技術創新、轉型升級,沾化傳統產業樹立世界眼光,瞄準國際標準,使“舊引擎”煥發新動力。沾化經濟開發區的山東日科橡塑有限公司依托日科化學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發中心,利用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裝備,自主研發出擁有國家專利抗沖改性劑ACM產品,該產品斷裂伸長率由原先的800%提高到1500%,可實現以塑代木、以塑代鋼。憑借高附加值、節能環保的性能,ACM產品迅速走俏國際市場,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0%。今年3月份,總投資 4.22 億元的日科橡塑年產10 萬噸ACM、2 萬噸CPVC 二期項目開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份投產運營,屆時,日科橡塑在ACM行業領域占有的市場容量將達到40%,真正成為行業“龍頭老大”。

循環經濟 集聚發展不竭動能

生豬養殖育肥—豬糞無害化處理—有機肥還田—種植農作物加工成飼料,在瑞東農牧集團位于沾化區利國鄉的生豬育肥區,一個全封閉的循環產業鏈日漸形成。

“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是沾化區瑞東農牧生豬育肥項目最大的特點。該項目目前母豬存欄20000頭,供料系統、環控系統、供水系統全部實現自動化。“除了給豬健康查體,平常豬場很少見到人。”瑞東農牧(濱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光說。

瑞東農牧將生態環保作為豬場運營的最基本的條件,投資5000萬元先后建成6處污糞糞水處理廠,采用先進的處理工藝,經過干濕分離、固液分離、厭氧發酵、除菌滅活等一系列無害化處理,糞污水變成有機肥料。

這些有機肥成了改良當地鹽堿地的“有力武器”,在處理廠周邊,瑞東農牧流轉了3300多畝土地用于有機肥還田,并全部種上玉米,每年可產出5000噸青儲飼料。

通過“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規模養殖、安全高效”的生產模式,瑞東農牧實現了生豬養殖、糞便無害化處理、有機肥還田、優質農產品生產各環節的良性循環,打造了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樣板。

[責任編輯:楊凡、王鵬、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2016年濱州市出生6.45萬人 新生兒二孩占七成

全面二孩已經放開一年半了,山東省今年的生育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在多地進行調查。數據顯示,今年頭四月,山東省共出生55.3萬人,二孩占比74%...[詳細]
齊魯晚報 2017-07-13

濱州市小麥秸稈切碎還田實現“肥料化”利用

近日,記者在市農機部門獲悉,今年“三夏”期間,我市充分發揮農機作用,在確保全市402萬畝小麥顆粒歸倉的同時,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3
國家托底收購濱州小麥 三等標準品最低1.18元/斤

國家托底收購濱州小麥 三等標準品最低1.18元/斤

7月12日,記者在市糧食局小麥托市收購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國家繼續在山東等6個小麥主產省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全省執行時間為7月1...[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3

濱州市“山東省旅游特色村”已達79個

7月12日,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對推進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和鄉村旅游工作進行了視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王文祿,市人大...[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3
沾化城北工業園以重點項目激發新舊動能轉換活力

沾化城北工業園以重點項目激發新舊動能轉換活力

7月12日,濱州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壯大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媒體行走進沾化區城北工業園。目前,該園區建成區9平方公里,水、電、路、訊...[詳細]
齊魯網 2017-07-13
濱州北海開發區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為動能轉換探索新路徑

濱州北海開發區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為動能轉換探索新路徑

2017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指出:“順應生產力發展新要求,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是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詳細]
齊魯網 2017-07-13

濱州棚改堅持“群眾利益至上”不動搖

棚戶區改造是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棚戶區改造工作高度重視、大力推進,有效改善了群眾生活,提升...[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2
沿海突破 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今年有望獲批

沿海突破 濱州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今年有望獲批

濱州港是市委、市政府實施“沿海突破”和“以港興市”戰略的一號工程,也是加快濱州對外開放發展的重要平臺。2016年11月,濱州港口岸對外開...[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2

北海15個重點項目交出“項目落地年”漂亮成績單

2017年,北海經濟開發區進入到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時期。該區積極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爭一流、上水平”工作總基調,“繼續堅持“12345”總...[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2

濱州市對影響創城各類問題進行持續曝光

今年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刺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創城辦積極協調市內主流媒體和各相關部門持續曝光影響創城的各類問題,督...[詳細]
濱州日報 2017-07-12
濱農科技建立產品創新體系 持續創新引領市場

濱農科技建立產品創新體系 持續創新引領市場

面對全球產業競爭的新格局,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尤其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詳細]
齊魯網 2017-07-12
濱化集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轉型發展引擎

濱化集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轉型發展引擎

?面對全球產業競爭的新格局,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尤其是實體經濟轉型升...[詳細]
齊魯網 2017-07-11
濱州中裕食品從田間到餐桌 打造三產融合發展全產業鏈

濱州中裕食品從田間到餐桌 打造三產融合發展全產業鏈

民以食為天,糧食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家小麥加工企業,濱州中裕多年來一直緊緊捋著“小麥”這條線,以“服務糧農、...[詳細]
齊魯網 2017-07-11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