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10-23 14:16:10
9枚金牌!歷史最佳!9月8日,第十三屆全運會在天津落下帷幕,闖入本屆全運會決賽階段的33名濱州籍運動員憑借出色發揮,在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共13個大項中摘得9枚金牌、1枚銀牌、3枚銅牌,創造了濱州市參加全運會的歷史最佳戰績。
9月19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光峰會見了我市載譽歸來的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工作者。他為大家打氣鼓勁,希望全體運動員和教練員再接再厲,爭取在省運會以及更多賽事和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績。
本屆全運會是濱州健兒在全國性賽事中的又一次驚艷亮相,也是濱州體育厚積薄發的一次集中展示。山東省古典摔跤隊總教練李國是濱州運動員肖棣的省隊教練,李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濱州體育事業的發展和濱州運動員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近年來,濱州為山東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山東省隊輸送了很多優秀人才,濱州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展現出來認真刻苦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金牌是對他們付出的最好證明和褒獎。本屆全運會柔道項目比賽印證了李國的觀點,我省代表團共29人進入全運會決賽,其中8人為我市輸送;奪得的3枚金牌中2枚出自我市運動員之手。
體育部門“牽手”教育部門 2018年底全面實現“縣縣有1所新型體校”
積極發掘優秀運隊員、科學組織訓練和強力的后勤保障,讓濱州體育快速發展。濱州健兒在全運賽場上取得的優異成績和不畏強手、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是濱州體育不斷發展、不斷超越的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親自謀劃和推動體育事業發展。濱州市委、市政府也一如既往地重視競技體育事業發展。尤其是近年來,面對縣級體校陷入發展困境的現狀,我市著力深化業訓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教體結合,逐步建立起教育、體育部門共同負責、各負其責、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新型體校,鞏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深入開展。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對現存傳統縣級體校的辦學模式進行改革,支持、幫助沒有縣級體校的縣、區建設新型體校,并于2018年底全面實現“縣縣有1所新型體校”的目標。
兩支乒乓球頂級聯賽球隊落戶濱州 魯北小城登競技體育高峰
近年來,濱州體育名片越擦越亮,一些項目令全國矚目。以乒乓球和足球為代表,濱州體育事業在職業化方面跨上了新的臺階。濱州市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山東魏橋創業俱樂部的主場所在地,我市乒乓球愛好者近距離接觸到馬龍、林高遠、馬林、波爾等世界冠軍,全國各地的乒球迷也慕名前來,乒乓球最高水平賽事讓濱州的競技體育達到高峰。去年,世界冠軍木子領銜的八一女乒與京博控股結緣,濱州創造了同時擁有兩支乒乓球頂級聯賽球隊的歷史,這座魯北小城揚名全國。
再說足球,作為山東省七個足球試點城市之一,又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示范區,濱州的足球發展早已名聲在外。何時擁有一支自己的職業球隊成為濱州人民一大心愿,2017年,濱港東辰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他們邀請前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功勛球員宋黎輝執掌帥印,志在沖擊中乙職業聯賽,目前球隊已經在中丙聯賽、齊魯足球超級聯賽等多項賽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濱州首支職業足球隊的誕生希望在即。
群眾體育熱火朝天 健身已成為濱州人的生活方式
在競技體育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我市群眾體育事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晚間,當你走過濱州城區黃河十二路的市民健身廣場,相信那里的燈火通明、人流涌動一定會感染到你。在這個擁有足球、籃球、游泳、健身操、廣場舞等各種項目場地的大廣場上,幾乎每晚都能聚集成百上千的濱州市民前來,足球場上的風馳電掣、籃球場上的揮汗如雨、大廣場上的舞姿婀娜......健身,成為越來越多濱州人的生活習慣,人們愛上用這種方式享受每日難得的休閑時光。這里只是濱州熱火朝天的群眾體育的小小縮影。
太陽跳出地平線,來自濱州輝煌單車俱樂部的趙雷跟騎友們上路了,他們是一個年輕的自行車俱樂部,目前規模也已接近百人。像這樣的俱樂部,濱州有數十個,他們大多喜歡沿著黃河大壩一路騎行,這是他們的健身方式,也是生活方式。
中海旁的孫子點將臺,“80后”拳師蔡龍帶著十幾位拳友,他們衣著古樸,悠揚的樂曲入耳,個個氣定神閑,動作行云流水。在濱州,習練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蔡龍的拳館今年已經招募了百余學員,這是他們的健身方式,也是生活方式。
夕陽的余暉中,市體校東側院內傳出“梆梆梆”的響聲,退休后的老龐約著老伙計們在切磋門球技藝。這項動靜結合、無需身體對抗、益智又健身的運動吸引著大批的濱州老年群體。茶余飯后,三五知己,揮桿擊球,這是他們的健身方式,也是生活方式。
近年來,濱州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相關政策,健全體育組織網絡,大力推進“體育惠民工程”和“15分鐘健身圈”建設。目前,我市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各縣區、各鄉鎮和行政村健身設施實現了全覆蓋,全市全民健身活動站點達2000余個,每萬人擁有站點5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30%以上。各縣區全部建成了體育總會,市縣兩級的體育協會和體育俱樂部達到200余個。
體育在濱州擁有太深厚的群眾基礎,無論是競技體育還是群眾體育,這已經成為濱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或許正是源于這種熱愛,濱州的體育事業創造出一個接一個的輝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