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
2019-01-18 10:14:01
“我虛心接受組織的批評,通過這件事,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思想認識方面還不到位,工作中還有執行上級要求不嚴、不細的地方,今后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多學政策,嚴把財務關,確保不再犯類似錯誤。”2018年12月3日,鄒平市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李海亮正在對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張某進行誡勉談話。
原來,今年10月,鄒平市紀委監委接到第三巡察組反饋問題線索,反映在巡察市文管所時,發現該單位涉嫌重復報銷費用問題。接到線索后,第一紀檢監察室立即展開調查,經查發現,該單位2013年支出職工宿舍樓更換安裝水電一卡通發票事由被涂改。通過調取資料、與相關人員談話了解到,時任文管所報賬員張某在自查賬目時發現當時賬目不規范,沒有附賬目明細,便私自涂改了發票事由,并補開費用明細。最終,鑒于以上行為未造成不良影響,決定對張某進行誡勉談話,因此,就有了開始那一幕。
2018年,鄒平市紀委監委本著“無病先防、有病快治、重病嚴治”的原則,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尤其加強對“第一種形態”的運用。對巡察、專項整治、日常監督檢查等工作中發現黨員干部身上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堅持小過即問,對存在輕微違紀問題但不需要追究黨紀政務責任的,通過開展提醒談話、誡勉談話、批評教育等方式,全面查找“病因”,并對整改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從而喚醒黨員干部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筑牢違紀違法“第一道防線”。為進一步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自2018年8月開始,該市建立《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情況臺賬》,每月對各鎮(街道)黨(工)委、紀(工)委運用“第一種形態”情況進行通報,對落實“第一種形態”工作不重視、不到位的責任人進行約談和通報批評。2018年,市紀委共運用“四種形態”處置1480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置1148人次,占處置總人數的77.6%。其中,開展提醒談話139起,誡勉談話129起,通報117起,批評教育107起,書面檢查97起。
“抓早抓小、紅臉出汗,看似嚴管,實則厚愛。只有運用好‘第一種形態’,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面,早教育、早警示、早糾正,才能真正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鄒平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張汝生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