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5-21 09:41:05
安居是民生之本,亦是民心所盼。惟有安居才能樂業,繼而興業,進而興邦。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群眾安居問題,針對失養、失修、失管等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老舊小區大力推進整治改造工作,全力提升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今年4月28日,《濱州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進一步將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明確了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工作目標、范圍內容、改造步驟、資金籌措、政策支持等,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再次按下“提速鍵”。
依據《方案》,到2022年,全市將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建設宜居整潔、安全綠色、設施完善、服務便民、和諧共享的“美好住區”。具體到2020年,全市計劃整治改造438個老舊小區,涉及4.32萬戶居民;其中市主城區整治改造271個老舊小區、涉及2.81萬戶居民。
未來三年,全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依據和行動指南已然明晰——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精準發力、全面提速,“老破小”等老舊小區將實現“舊貌換新顏”,補齊城市配套設施和人居環境短板,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提升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讓群眾不僅“住有所居”,更“住有安居”“住有宜居”,住得安心又舒心。
治“痛點”,對老舊小區及相關區域建筑、環境、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
“此次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是指2005年前在城市或縣城國有土地上建成,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市城市建設服務中心物業服務科負責人張兵向記者介紹,這些小區尚未列入棚改計劃,自身又存在“老破小”等諸多弊端,亟須實施改造。
作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牽頭單位,自去年起市住建局就成立工作專班,組織各縣(市、區)先于全省開展調查摸底,將符合政策要求、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438個老舊小區列入今年改造計劃并獲批,改造小區數量列全省第一位。
張兵介紹,這438個老舊小區大部分建于2000年之前,普遍存在外墻損壞、屋頂漏水等建筑問題,或是道路破損、綠化缺失等環境問題,水電氣暖、照明等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小區“痛點”十分突出。
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則有針對性的專治“痛點”,三大類改造內容不僅將老舊小區的諸多缺陷一一“攻破”,還對小區進行了完善、提升,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其中,基礎類改造為重點,即對老舊小區實施外墻保溫、熱計量、拆違拆臨、安防、環衛、消防、道路、照明、綠化、水電氣暖、光纖、建筑物修繕和管線規整等,突出解決基礎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問題,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在此基礎上,將根據實際實施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完善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和物業用房、建筑節能改造、加裝電梯、停車場、文化、體育健身、無障礙設施等,提升類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區養老、托幼、醫療、家政、商業設施以及智慧社區等。
值得稱贊的是,我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真正從群眾的需求出發,在省出臺的改造方案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了基礎類改造的內容。“我市將外墻保溫等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的項目也列入了重點的基礎類改造,全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張兵介紹,不僅如此,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還突出了統籌兼顧,與市城區各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統籌實施,進一步改善群眾的居住環境。
從“民意”,“兩上兩下”工作機制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創新融資渠道等多種方式提供資金保障
“根據老舊小區實際,我市建立了‘市級統籌組織,縣(市、區)主體負責’的體制機制,在實施改造時堅持‘一區一策’,絕不搞‘一刀切’。具體改什么、怎么改,由小區居民說了算。”張兵說,我市創新實施了“兩上兩下”工作模式,首先進行“一下”,工作人員下沉到小區征求居民意見,根據小區現狀“痛點”,由居民確定改什么、怎么改;居民意見反饋上來,即實現“一上”,工作人員再根據意見核定改造項目、測算改造資金等,將改造明細公布給小區居民,實現“兩下”;居民根據工作人員提供的改造明細,最終確定改造項目,工作人員確定無誤后組織實施,實現“兩上”。
“兩上兩下”工作模式的實施,確保我市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真正聽“民生”,從“民意”,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是保障。在工作中,我市積極拓展資金籌措渠道,創新融資模式,吸引專業機構、社會資本參與改造建設和運營,其中對關注度高的加裝電梯等有現金流的項目,按照居民自愿、慎重、公開的原則,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鼓勵居民出資、企業參與實施;創新財政資金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補助資金,統籌安排各類相關資金用于老舊小區改造,目前我市已被列入省財政支持老舊小區改造7個試點城市之一。同時,鼓勵居民出資支持,居民對用戶入戶端口內的供電、供水、供暖、供氣、通信、有線電視等專營設施設備改造承擔改造費用。
自我加壓3年完成改造任務,今年實施改造的438個老舊小區10月底前基本完工
“在老舊小區改造時限上,我市自我加壓,將省要求的6年時間壓縮至3年,即到2022年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張兵介紹,不僅如此,今年實施改造的438個老舊小區將在10月底前基本完工。
目前,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經全面鋪開,438個老舊小區已經完成立項、設計等手續辦理,進場開展測量、施工等工作。以濱城區教師之家小區改造項目為例,經過“兩上兩下”充分征求居民意見、現場核實,該項目將對外墻保溫、老舊管線改造、社區物業用房、雨污分流改造、網線整理、智慧物業系統設施進行增設更新,目前工程已經全面開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住建局將發揮牽頭部門作用,強化指導、調度、宣傳和督導,指導各縣市區統籌組織、科學施工、打造亮點,狠抓質量安全監管,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按期全面完工,從根本上改善老舊小區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努力打造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管理規范、環境優美的宜居社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