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7-05 16:56:07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市政法機關深入踐行“辦實事”理念,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工作做法、加大落實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辦事效率明顯提高
全市網格員累計巡查走訪群眾468.4萬人次,協助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900余件,累計上報事件21.8萬余件,辦結率為99%以上,將各類矛盾糾紛牢牢吸附在網格,2020年全市群眾安全感滿意率、滿意度分別為98.97%、96.97分,均為歷史最高值。
這是市委政法委深入實施“全科大網格”提質增效工程,交出的一份成績單。市委政法委健全“全科大網格”運行機制,嚴格落實網格事項準入制度,推動工作高效運轉,實施平安建設(社會治理)創新“星云計劃”,制定《“星云計劃”項目評審辦法》,組織開展“星云計劃”第一期項目評審座談會,對7個孵化項目進行集中評審,規范開展項目評審工作,及時將好的經驗做法固化推廣。
對于全市10846名網格員,特別是7213名專職網格員,市委政法委健全網格員正向激勵、責任倒查追究等日常管理機制,印發《網格員入戶走訪手冊》,督促網格員聚焦主責主業,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糾紛。
2020年8月,濱州某企業在外地被某金融機構起訴,公司多個賬戶被查封,凍結額度高達2.9億元,嚴重影響了生產經營。2021年3月,公司負責人通過派駐工商聯檢察工作站向市檢察院反映了該情況,希望檢察機關能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市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和服務民營經濟辦公室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企業對接。檢察官與企業有關負責人員多次共同研究案情,客觀分析了利弊,解答了相關法律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應訴的建議。近日,法院作出一審裁定,駁回了該金融機構的起訴,受助企業負責人特地向檢察機關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市檢察院構建“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提升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質效:增強檢察環節制度供給,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得到充分保障;加強涉企案件全方位監督,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得到充分維護;全面履行檢察職能,企業經營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2021年以來,市檢察院批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和犯罪2人,起訴41人;批捕侵犯民營企業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犯罪8人,起訴1人。加大對破壞市場秩序犯罪打擊力度,對妨害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犯罪起訴10人,對擾亂市場秩序類犯罪批捕16人,起訴33人;對集資詐騙、信用卡詐騙、保險詐騙等金融詐騙犯罪共批捕1人,起訴6人;對非法經營、合同詐騙、串通投標、組織領導傳銷等犯罪共批捕14人,起訴26人。
創新工作做法,辦事成效明顯提升
警告3200余起,對未攜帶駕駛證、行駛證違法行為實現“零處罰”、“零扣車”,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贊揚認可。
這是市公安局針對三類輕微交通違法行為“包容執法”取得的成效。“輕微交通違法包容執法”主要做法是對不觸碰安全底線,不涉及人身、財產、公共安全的三類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未造成事故后果的,對該項違法行為,在現場執法過程中實行警告教育,不再實施扣車、罰款和記分。一是針對現場執法檢查中發現外地貨車因對路況不熟悉,進入大貨車限行區域,無其它違法行為,未造成事故后果,且為首次違反禁行標志的違法行為實施警告,不再罰款和記分;二是對未攜帶駕駛證、行駛證、未粘貼保險標志,經公安系統平臺查詢核實,確有有效證件的,對該項違法行為,現場執法檢查中不扣車,不罰款;三是對車輛內部裝飾物品輕微影響安全駕駛,未造成事故后果,能夠立即糾正的,現場執法檢查中實施警告并責令整改,不再處罰。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共訴前調解案件1317件,成功223件,司法確認8件。這是沾化區人民法院創新開展訴源治理取得的成效。
沾化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入駐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充分發揮其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工作結合、力量聚合優勢,加大訴前案件調處化解力度,利用“1+8+1+N”( 1個導引區、8個功能區、1個分析研判指揮中心、N個服務窗口或工作室)為民服務新模式,真正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調處化解。
與此類似,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陽信縣政法委按照“一個協會、三級組織、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總體思路,在全縣創建“1+3+N”平安志愿者隊伍。
“1”指由縣委政法委指導和業務主管成立縣平安志愿者協會,負責日常指導全縣平安志愿服務工作;“3”指成立3種類型服務隊,即鄉鎮(街道)平安志愿者服務隊、行業單位平安志愿者服務隊、特色專業平安志愿者服務隊,各服務隊因地制宜、因需制宜開展多元化平安志愿服務活動;“N”指在村(社區)成立若干基層服務驛站,實現為民服務零距離。
目前,陽信縣已注冊成立全市首家平安志愿者協會,創建各類型服務隊51支、基層服務驛站19處陽信縣委政法委創新平安志愿服務載體,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有效向平安建設領域延伸。目前,全縣已開展各類平安志愿服務活動116場,服務群眾8600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68起、消除安全隱患73處,構建起平安建設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加大落實舉措,辦事速率明顯改進
4月13日以來,全市法院組織集中執行、凌晨行動共計66次,行動期間依法拘留被執行人115人,拘傳414人。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市中級法院把“執行難”列入頑瘴痼疾整治范圍,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實踐,多措并舉強力推進執行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市法院執行結案5146件,其中執行實施案件4320件,執行裁決案件241件,執行保全案件585件。執行結案中,執行完畢結案1635件,到位金額4.44億元;終本結案1108件,到位金額6289萬元;當事人達成長期履行和解協議終結結案1552件,標的額17.12億元;執行保全案件保全到位22.7億元。
今年,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列入市政府12156民生實事。為此,市司法局實施了“助力農民工.法援惠民生五拓行動”,打通了農民工法律援助“最后一厘米”。
今年以來,市縣兩級法律援助機構均在服務窗口設立了農民工法律援助維權窗口,為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開辟綠色通道。在市縣兩級人社部門均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提供便利。在工會、信訪、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門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站點46個,方便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
市縣各法律援助接待窗口對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優先受理,優先指派,當場受理、當場審批、當場指派。對涉及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工傷賠償案件,免予經濟困難條件審查。對涉及勞動維權的案件,即審即辦。對重大群體性欠薪案件,實行律師和工作人員上門辦理。今年以來,全市各法律援助機構共受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516件,占法律援助全部受理案件的33.7%。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