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10-22 08:39:10
“原來,村里的孩子們比著,都要上外頭的輔導班,不報名不干。他爸媽打工不在家,俺年紀大又不懂,不知道選啥課選啥老師,就怕上當,也不知道學了管不管用。現在輔導班少了,孩子專心在學校上課,還有課后服務,真是省心又省錢!”近日,惠民家長劉大爺說。
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是落實“雙減”精神的實招、硬招。那么,濱州在這方面是咋干的,進度如何,重點是什么,有何影響?
這些問題,關乎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有必要盡快解答。因而,濱州日報·濱州網記者走進市教育局采訪,對這方面工作做了初步梳理,在此分享給家長們。
根據8月17日公布的黑白名單,全市“白名單”校外培訓機構1105處,“黑名單”校外培訓機構401處
“以前,別人家的孩子早學了、補課了,就老怕自己孩子趕不上。現在有了‘雙減’,我們就不用那么攀比、焦慮了,”鄒平縣城家長張紅說。
為了讓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把在課外自由探索、身心健康發展的時間真正還給學生,我市立足“嚴管長治”,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首先,從源頭上嚴控,把好“入門關”,嚴格依法審批和監管。
7月23日起,全市停止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嚴令不得利用假期和休息日組織學科類培訓,并公布了監督舉報電話。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消防、食品、衛生等安全管理,立即停辦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機構。建立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嚴厲打擊校外培訓機構攜資金跑路、退費不合理等行為。
8月17日,公布了黑白名單,其中“白名單”校外培訓機構1105處,“黑名單”校外培訓機構401處。這些相關信息,供社會各界共同監督,幫助家長選擇規范的培訓機構。
同時,在過程中嚴管,嚴加規范校外培訓內容。
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校外培訓內容和師資配備,堅持把減輕學生負擔及確保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堅決糾正“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現象,解決校外培訓的短視化、功利化和“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問題。
在專項整治中,排查出證照不全的校外培訓機構562處,查處取締324處,暫停營業整改238處
對“證照不全”校外培訓機構,我市開展了嚴格的集中整治。
市教育局下發了《濱州市關于開展“證照不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并聯合執法、全面整頓。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依法依規責令停止辦學并妥善處置;對未取得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但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指導其依法依規辦理證照。
整治中,全市排查校外培訓機構共992處,其中證照不全的校外培訓機構562處,其中查處取締324處,暫停營業整改238處。
9月1日至5日,市教育局派出7個督導組,到縣區開展督查,包括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推進情況。
國慶假期中,開展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檢查。參與排查300多人次,共排查校外培訓機構1032家,其中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623家,市教育局抽查了46家,未發現學科類培訓機構變相違規辦學行為。
“我們早就交了錢,課還沒上完,如果培訓班卷錢跑了咋辦?”日前,市民李先生反映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鑒于此,9月16日至18日,市教育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商務局等單位分五個小組,對各縣市區校外培訓機構運營情況進行督導。內容為督促縣市區全面梳理“卷錢跑路”“惡意關門”“規模裁員”等培訓機構名單,妥善處理規模性裁員、大額資金異常轉移等不穩定因素。
全方位強化資金監管,惠民縣、陽信縣、開發區等舉措受好評
長期來看,要杜絕上述問題的產生,“管好錢”是根本。
我市惠民縣探索通過建立學雜費專用賬戶、嚴控賬戶最低余額和大額資金流動、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措施,建立健全資金監管長效機制,及時化解社會矛盾,收到明顯成效。
根據《惠民縣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校外培訓機構要按時足額繳存注冊資金。開辦資金數額應與辦學規模相適應,舉辦者以自有房產、教學儀器設備和土地使用權等與辦學有關的財物作為辦學出資的,需經具有相應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依法進行評估,并及時過戶到校外培訓機構名下,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或侵占。
而校外培訓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證后,須到銀行建立公戶,家長將學費繳納到銀行公戶,培訓機構相關開支通過公戶進行交易,簽訂資金管理協議,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嚴控賬戶最低余額和大額資金流動,建立健全資金監管長效機制。如有學生退費和教師工資發放糾紛,可通過銀行賬戶最低余額辦理支付。
類似舉措,在陽信縣、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也得以推進。
如陽信縣結合學科類培訓機構“營轉非”統一登記工作,會同人行、審批等部門要開設資金監管賬戶,做好預收費風險管控工作,化解退費難、“圈錢跑路”等風險。
開發區規定,為應對學生在機構內意外傷害救治、學生家長交費后合法退費得不到補償等問題,機構舉辦者在公戶交納應急備用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