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11-17 21:03:11
11月17日,2021第六屆國際(三亞)鋁產業鏈綠色發展高峰論壇在三亞舉行,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在高峰論壇上做了題為《實施“雙碳”戰略 加速綠色轉型》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我們將堅定不移培育綠色能源,掀起一場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的“低碳革命”,讓綠色低碳成為引領發展的可持續增長點。
以下為演講全文——
實施“雙碳”戰略 加速綠色轉型
——在2021第六屆國際(三亞)鋁產業鏈綠色發展高峰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佘春明
(2021年11月17日)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初冬的海南島,椰風海韻、水暖風輕,令人回味、引人暢想。我們與各位鋁業同行,再次歡聚三亞,旨在助力打造“綠動能”強勁、“綠含量”充足,以鋁為“主角”的現代產業體系,為鋁業發展“聚勢賦能”。這對濱州、對中國鋁業,乃至對世界鋁產業綠色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共建共創共享的盛事!在此,我代表濱州市委、市政府,向出席高峰論壇的各位嘉賓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多年來精誠合作,信任支持濱州、關心厚愛濱州的各位領導、戰略合作伙伴和各界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各位嘉賓,朋友們!
濱州是山東省打造世界級高端鋁業基地的主陣地、核心區和先行區。近年來,我們把鋁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強市之基、富民之路,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引領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推動鋁產業結構、發展模式、質量效益實現系統性重塑和顛覆式變革,也牽動城市因鋁而興、因鋁而成、因鋁而勝。濱州鋁業“質量變革”,我們接續舉辦世界高端鋁業峰會,出臺《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的若干政策》“11條”,以價值鏈為核心,重構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鋁業走上價值再造新路,全市中高端鋁制品占比兩年提升28.6個百分點,達到63.6%,實現由“規模最大”向“價值最優”的華麗蝶變。助推魏橋集團在價值鏈上“再造一個新魏橋”,始終秉持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構建穩定可靠的供應鏈,強化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與上下游企業共建行業“命運共同體”。濱州鋁業“動力變革”,我們聚焦鋁產業基礎厚實但創新驅動不足這個主要矛盾,加快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構筑區域應用型創新高地,為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增勢賦能,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鋁業向輕量化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成功打造世界領先的全流程汽車輕量化研發制造基地、再生鋁循環產業基地。今年前三季度,輕量化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3630.1億元,增長30.7%,濱州鋁業“綠色崛起”加快起勢、全面成勢、迎來勝勢。濱州鋁業“效率變革”。我們以企業布局園區化、產業發展集群化、產品品牌高端化,牽引鋁業融入新發展格局,以科學家、實業家、金融家“握指成拳、深度合作”,集聚配置要素資源,推動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牽引富強濱州建設“能”于改革、“行”于突破、“成”于創新,呈現一系列戰略性、引領性、突破性變化。在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連續兩年提升9個位次,是全省唯一實現連續兩年位次前移的市,并獲得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單項獎勵,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位列全省第1位,占比為3.36%,高于全省平均1.06個百分點;主要經濟和民生指標增速持續走在全省前列,濱州高質量發展保持起勢成勢、塑成勝勢的強勁態勢。
各位嘉賓,朋友們!
實施“雙碳”戰略,加速綠色轉型,是我們闊步進軍百年新征程,責無旁貸的使命擔當,更是我們大踏步趕上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必然選擇、必由之路。希望本屆高峰論壇圍繞“聚勢賦能、鋁創新篇”主題,為國際鋁業綠色發展提供“濱州方案”,濱州將堅定伴您進軍新鋁程,與您同步引領綠色時代新風潮!
——“雙碳”戰略選擇“輕裝上陣”。在綠色潮動席卷全球的時代背景下,以鋁代塑、代鋼、代木成為必然趨勢。我們主動擁抱“雙碳”時代,順應產業變革趨勢,率先搶占輕量化新賽道,濱州成為世界輕量化材料研發生產最具優勢和發展潛力高地。短短一年多時間,宏和輕量化結構件、宏奧全鋁車身總成、高性能泡沫鋁構件、輕量化鋁型材、中試基地5個項目陸續落地投產,國內生產規模最大、工藝技術最先進、汽車制造全流程的魏橋輕量化研發試驗制造基地加快崛起?;刈灾餮邪l制造的底盤平臺、底盤傳動部件較傳統產品分別減重30%、50%以上,全鋁車身、全鋁車廂分別減重40%、55%以上,每年可助力減碳34萬噸以上,在“更輕的自重、更大的載重”中實現了節能降耗。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輕量化材料、技術、工藝的研發應用,不斷豐富高強高韌鋁合金、鋁基復合材料等輕量化產品,全力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世界影響力的輕量化之城。
——“雙碳”戰略倒逼“能上能下”。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實現低碳轉型發展,能源革命是必由之路。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清潔能源占比,濱州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也有務實有效的行動路徑。1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高耗能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耗能屬性主要由產品性質和工藝特點決定,合理有序的項目建設實施,對健全產業體系、穩定市場供給、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對鋁產業有了更明確的定位,對鋁產業發展有了新的要求。我們放大天然氣、風電、光伏、氫能等比較優勢,持續上大壓小、上新壓舊,中國東部最大凝析氣田渤中19-6上岸登陸,建設投產后預計高峰期年產天然氣30億方以上、凝析油300萬噸;擁有126公里海岸線、167萬畝未利用土地、123萬畝灘涂,發展光伏、風電具有顯著優勢,正規劃建設山東最大的鹽堿灘涂地風光儲一體化基地,風電、光伏發電可開發總裝機規模6000萬千瓦、可發電880億度,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將大幅提升,綠色能源將是我們重要的能源供給;制氫產能達到年產20萬噸,入選首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全力打造“京津冀魯一體化氫走廊”樞紐城。魏橋集團所有發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電解鋁生產線環保指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3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100萬千瓦光伏發電、100萬千瓦風電項目列入建設計劃,正由“煤電鋁”向“綠色鋁”大踏步邁進。我們將堅定不移培育綠色能源,掀起一場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的“低碳革命”,讓綠色低碳成為引領發展的可持續增長點。
——“雙碳”戰略暢通“循環利用”。隨著全國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縱深推進,再生鋁循環利用已成為節能減排的“新標向”。濱州聚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鼓勵以產能置換、指標交易、股權合作等方式集約循環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再生鋁等綠色循環產業,實現鋁材閉環回收、保級使用,預計“十四五”末達到300萬噸再生鋁規模,可實現每噸節能95%、碳減排85%以上。其中,魏橋集團超前布局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中南大學在無碳鋁電解技術、赤泥綜合利用技術等領域深度合作,實現減碳固碳、變廢為寶;與德國順爾茨集團共建中歐循環科技產業園,每年可減少190萬噸碳排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再生循環產業園。我們將堅定不移當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開拓者和實踐者,傾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再生鋁循環產業基地,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雙碳”戰略再造“價值連城”。產品附加值提高,意味著單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強度的下降,而價值提升的關鍵在于新技術應用和新產品開發,路徑就是技術改造和創新賦能,濱州企業跑出了降碳路徑、跑出了升值樣板。魏橋紡織智能化紡織工廠技改項目,在產值提高33%、利潤提高242%、利潤率提高10.1個百分點、每萬錠用工減少到10人的基礎上,實現能耗下降20.5%,這就是技術改造的“雙碳”貢獻。魏橋集團與中科院共建魏橋國科研究院,與蘇州大學共建新材料研究院,與中南大學共建世界級未來鋁技術基地,與福田汽車共建輕量化研究院,研發高性能鋁合金材料、新型碳納米材料、高強高模碳纖維、工程塑料等,轉化落地超高精細光刻膠、鋁基復材、彈性布基導線、激光選通成像等國字號科研成果,這就是創新賦能的“雙碳”魅力。我們將堅定不移鼓勵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技術向各行業領域滲透,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盟,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延伸、附加值向高處拓展,在創新發展中助力減碳降碳。
——“雙碳”戰略加速“集群效應”。集群發展、園區經濟才能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產業集群化、企業園區化必然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模式。濱州創新招商模式,以定制化標準化廠房建設打造專業化園區,以基地化建設打造產業化高地,引領企業向園區集聚、產業向基地集群,以上下游產業的耦合發展,帶動整個產業鏈供應鏈減排降碳。高端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高端稀土特鋼新材料保障基地、國家糧油創新發展示范基地,以及濱州黃河科技產業園、黃河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黃河數字經濟產業園、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等一大批基地園區加快建設,一大批建鏈、強鏈、補鏈項目入駐落地。我們將堅定不移沿鏈聚合、集群發展,強化產業上下鏈條的合作、配套競爭有力的產業政策,在產業集群中實現低碳發展。
各位嘉賓,朋友們!
以“鋁”為伴、一路“鋁”行,鋁產業已被注入太多的情懷和期待。在此,我們手持“智者智城、志在濱州”的名片向您承諾:雖已走過萬水千山,仍將檐下等您、盼您歸期,你們想要的,濱州都有!你們需要時,濱州都在!“濱州”就是您的最佳選擇!
我們致力打造“科創重地”,以“雙型”城市建設為主抓手,塑成“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創新格局,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魏橋國科研究院“雙核”引領,集聚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積極建設山東省高端鋁制造與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國家級先進鋁基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渤??萍即髮W開展168名碩博士聯合培養,魏橋集團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建航空宇航技術研發中心,濱州學院更名山東航空學院,4所高職高等學校、21所中職學校一齊發力,實施企業與職教深度合作“全覆蓋”工程,全市職業院校專業與產業匹配度達75%以上,每年向企業輸送技術技能人才2萬人,為企業助力高飛,享受科創“加速度”。
我們致力打造“要素洼地”,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要素跟著創新走”機制,全力配套標準廠房和標準地供給,加快推進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優先保障低碳產業項目。在山東首辦“人才節”,實施百名高端專家、千名碩博士、萬名大學生進濱州“三進”工程,已引進高端專家330余人,本科以上大學生3.4萬人,碩博士4000余人,人才“凈流入”持續保持后勁。搭建智能化惠企政策平臺,實施“政府增信”行動,讓企業盡享紅利,收獲政策“大禮包”。
我們致力打造“物流勝地”,大高機場升級擴建民用機場,京滬高鐵二通道、濟濱高鐵等“六高五鐵十專線十高速”加速匯聚,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濱州港以及黃驊港、套爾河港、小清河港“四港聯動”打造通江達海的“億噸大港”,港口直接腹地運輸需求1.3億噸,形成以交通為支撐、物流為先導、貿易消費為帶動的“大集聚、大流通、大交易”樞紐經濟業態,實現了“互聯互通互縱橫、向海向洋向未來”的開放發展格局,讓企業聯通世界,走上發展“快車道”。
我們致力打造“服務高地”,秉持“互認是最大的尊重,對話是最基本的能力,幫扶是最好的監管”理念,堅持“企業和人才需要什么,我們就支持什么,企業和人才要什么,我們就給什么”,每年評選表彰金、銀、銅獅企業和金、銀、銅師技能人才,打造“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環境。擦亮“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招牌,深化全流程幫辦代辦,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造“濱周到”服務品牌,讓企業安心創業,成為城市“東道主”。
我們致力打造“宜居福地”,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和首位度,為企業家和各類人才提供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個性化服務,打造“濱至如歸”的溫馨港灣。建成智慧城市指揮運營中心,建設國際社區、K12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和城市綜合體,打造全民健康文化中心、黃河中央生態公園、南海濕地等健康生態地標,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長廊,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讓企業青山常在,煥發蓬勃“生命力”。
各位嘉賓,朋友們!
當前,濱州大地熱潮涌動,財富“大涌流”、動能“大變革”、產業“大升級”,孕育著觸手可及的“大商機”。我們滿懷誠心,真摯邀請共赴“鋁”約,希望各位嘉賓、朋友們到濱州走走看看,感受濱州新變化,發現合作新機遇,共享發展新紅利,深度參與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我們期待,以鋁為媒,與大家緣定濱州、攜手同行。我們滿懷熱心,堅定承諾伴“鋁”偕行,濱州將錨定打造“中國鋁都”“世界鋁谷”目標,堅定推動鋁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產品向高端轉變、價值鏈向高附加值提升。我們承諾,為企業前行“送光”、抱團“送暖”、發展“護航”,為投資興業者在濱州提供最大便利和實惠。我們滿懷信心,共同期待美好“鋁”程,世界鋁業看中國、中國鋁業看濱州,濱州聚力推動“聚勢賦能、鋁創新篇”。我們相信,濱州是您的最佳選擇!選擇濱州必將再譜創業傳奇、再續發展輝煌!濱州在等您!
最后,祝本屆高峰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興旺、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