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6月10日,一輛別克商務車冒雨駛入西王集團擴建年產60萬噸玉米胚芽油項目現場。車上審批人員熟練地查驗材料、受理審核,不到半小時,嶄新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交到項目負責人手中。
“審批窗口‘搬到’項目現場,省去了我們來回跑腿的麻煩,也加快了項目進程。”山東西王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軍高興地說,熱情周到、便捷高效的主動上門服務,真正做到了企業心坎上。
政務服務一小步,便企惠民一大步。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濱州市率先探索啟用“審批服務直通車”,按照“快審、快批、快辦”原則,對企業從立項到施工涉及的手續全面實行上門式服務、集成式審批、清單式管理,實現審批效率“零延誤”,促進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開工。
體制機制保障,各部門密切配合,打通全流程審批服務體系
“一輛車辦審批”背后,是全流程服務體系的打通,需要審批全鏈條涉及各部門的密切配合,更需要一系列機制體制支撐保障。
按照“全范圍覆蓋、全過程控制”的要求,鄒平市梳理項目從立項到辦理施工許可證涉及的54個事項,形成項目審批全流程事項清單。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項目審批服務專區”,項目審批涉及的行政審批服務局、發改局、工信局等18個部門和市政公共服務單位集中入駐,并探索實行部門“首席審批員”委派制度和“2號公章”審批制度。
相關部門刻制與本單位公章同等審批法律效力的“2號公章”(行政審批專用章),“一把手”簽訂授權委托書向選派的“首席審批員”充分授權。“首席審批員”根據企業和項目的差異化辦理需要,不同情況配備不同“組合”。企業群眾有需要,“首席審批員”攜帶“2號公章”“隨用隨叫、隨叫隨走、隨走隨批”,從而最大限度壓縮項目辦理時限。
“‘直通車’就是一個‘移動審批服務廳’,車內配備5G技術支持的‘政務外網’和辦公桌、高拍儀、電腦、證照打印機等全套辦公設備,滿足進園區、進企業、進項目現場所需。”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董麗介紹,“直通車”設立24小時預約熱線,除春節假期外,360天“不打烊”,由代辦員、審批員提供“下沉式”審批服務。
“直通快辦服務專班”縱向協同、橫向配合,全力推動項目審批提速增效
由“班長+代辦員+審批員”組成,項目審批涉及所有部門單位全部參與的N個“直通快辦服務專班”的成立,真正實現了“一盤棋”部門協同集成審批。
“專班”由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統籌抓總,分管負責同志擔任班長,相對固定的2名“項目管家”和2名部門首席審批員為成員,分工負責16個鎮街和開發區的重點項目,對項目建設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的所有手續報批、報送工作進行全程跟蹤、上門服務,推動項目審批提速增效。
對企業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如何與時間賽跑,把握項目落地“時間點”,精準跟蹤服務?
鄒平市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由發改、工信部門每周將項目立項信息推送至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各“直通快辦服務專班”梳理、認領項目審批推進清單,預判企業項目進度符合主動服務節點,提前介入、逐項銷號、跟蹤辦理,形成推動項目審批提速增效的長效化機制。
“‘專班’每周召開工作例會,總結工作、通報進展、研究解決問題,對涉及重大事項,需市級層面決策的,及時匯總提交市領導,研究決策,合力推進項目手續辦理。”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信任表示。
主動、用心、高效服務,打造“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一流營商環境
聚焦項目審批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問題,鄒平市堅持主動、用心、高效的服務標準,將審批端口前移,變企業“找上門”為服務“送上門”,全力打造辦事不求人,“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一流營商環境。
鄒平市審批服務直通車自6月1日啟用以來,已上門服務32個項目,現場頒發項目施工許可證、規劃許可證等32個。
下一步,鄒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不斷加大“發車”力度,加強送政策、送服務的力度和頻率,積極做好項目對接,實現對項目的早介入、早指導、早服務,以持續優化的暖心、高效政務服務,有力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