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9日訊 2月9日,“大干2023”濱州市城市管理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宗旨是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人民管城市,靠人民管城市,讓人民共享城市,聚焦“1+838”爭先向前工作格局推進,聚力“1+8+1”重點工作任務、“12158”民生實事落實,以改革激發活力、用創新提升效能、靠實干破解難題,干出“走在前”的擔當、干出“開新局”的樣子,全力推進城市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市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努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濱州樣板”、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最美“濱州篇章”貢獻城管力量。
會議要求今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著力提升三個城市品質、優先塑強五個城管品牌,推動各行業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
一是提升黨建工作能力,用初心打造“為民城管”。今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積極探索和創建具有城市管理行業特色的黨建品牌,讓黨建融入城市管理工作全過程。
二是提升園林綠化品質,用匠心打造“園林城市”。今年科學布局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建設,建設城市公園5處、口袋公園及節點23處,進一步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結合全市體育公園城市建設,增加公園健身休閑設施,打造城區“10分鐘健身圈”。打造兒童友好公園10處,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因地制宜、統籌推進郊野型、濱水型、城市型綠道建設,新建各類綠道18.96公里。實施“花漾濱州”行動。按照“綠色為基、增花添彩、重塑格局、彰顯魅力”原則,推廣宿根花卉、時令花卉應用,增加彩葉樹種、木本花卉種植,精致打造節點花境和道路沿線景觀。
三是開展市容集中整治,用決心打造“秩序城市”。對主城區31所重點學校實施“警城校家”聯合疏導保暢模式,切實保障周邊道路暢通。推進城市架空線路專項整治。改造入地 300千米,規范捆扎62千米,逐步清除城市“蜘蛛網”。加強路外停車秩序管理。探索智慧停車系統新模式。開展路外廢棄汽車清理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健全長效治理機制。
四是強化環衛保障能力,用真心打造“潔凈城市”。結合濱州生產生活實際,出臺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標準,按照“大四分、小三分”模式實施推進。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建設。采取城市、農村分類推進措施,在城市實施“撤桶建房(亭)+桶前監督指導”模式,年底前覆蓋城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區;在農村實施“撤桶并點+上門收集”模式。推廣道路保潔“避峰作業”模式,優化灑水作業模式,杜絕道路擁堵、作業擾民等問題發生。主城區完善“大型+小型+人工”三位一體無縫隙、全覆蓋作業模式,推廣自研、改造設備應用,進一步提升作業質量和作業效果,機械化清掃率保持100%,持續提升深度保潔覆蓋面積和覆蓋率。
五是健全便民設施體系,用細心打造“服務城管”。發揮市級城市照明智能控制平臺作用,進一步提升路燈精細化管理效能。提升城市景觀亮化水平,引入新技術、應用新理念,充分融合濱州文化元素,提升城市亮化景觀檔次,滿足市民群眾夜間觀景需求。
六是加快運管服平臺建設,用精心打造“智慧城管”。構建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城市大腦”,實現城市管理領域“一網統管”。
七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用專心打造“法治城管”。改進城市管理執法方式。持續鞏固深化“強轉樹”專項行動,嚴格落實“721工作法”,突出“服務”主體地位,以服務促管理、以服務促提升。
八是筑牢安全穩定底線,用恒心打造“可靠城管”。聚焦公園廣場、垃圾焚燒發電廠、路燈亮化、戶外廣告、作業車輛、渣土運輸等重點場所、重點領域、重點環節,深入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風險隱患,堅決杜絕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
會議強調,在濱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目標、堅定決心,真抓實干、事爭一流,要錨定“走在前、開新局”,聚焦“八大品質”提升,明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同心同向同力、認干實干會干,全面開創濱州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會上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城管局主要負責人作交流發言。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相關領導、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局屬各單位、局機關各科室副科級以上干部,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城管局主要負責人,有關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