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4-03-16 16:02:03
春來齊魯,萬物復蘇,數萬畝良田返青迸發勃勃生機,一場以糧食為主題的盛會在“千億糧城”濱州熱鬧開場。3月10日至12日,第十八屆糧油食品產業博覽會暨首屆“糧油金三角”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濱州市黃河三角洲交易中心成功舉辦,3月9日,濱州“糧油金三角”糧安記者行活動提前開拔,來自全國的媒體記者在濱州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采訪。除了各盡其能報道這場盛會,記者們還走進了中裕食品、西王食品、長壽花食品等十三家濱州本地糧油生產企業調研采訪,并于13日圓滿收官。
糧博會求新求變 處處展現糧油行業新質生產力
全國兩會還沒有落下帷幕,糧食盛會就在山東濱州鳴鑼開場,一年之計在于春,糧食這一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更加提早謀劃、率先開局。
據了解,本屆糧博會與往屆相比,整體規模增加了20%以上,共有來自全國各地400多家企業、3000多種展品參加本屆博覽會,展區面積3.2萬平方米,16個項目集中簽約,糧油總成交量超過500萬噸,總成交金額300億元。
圖:第十八屆糧油食品產業博覽會現場
除了規模大,本屆糧博會更是含金量十足,“大而有物 內外兼優”,創新展會模式,以實效合作促雙向賦能。如設置了新品推介環節,參展商可在現場集中推介品牌產品、銷售策略,有效提升展商和買家對接效率以及精準度;增加預制食品、調味用品等新品類,突出多元化經營主題,努力滿足專業買家的采購需求;組織一系列活動,促進技術交流、加強企業合作,推動糧油產業的持續發展。
數量眾多的新產品新技術悉數亮相、集中推介,展現糧油這一傳統行業的新質生產力,糧博會這場現代化“大集”,為專業買家展示了新的消費增長點和市場拓展方向,為中國糧油行業發展樹立新風向標,為行業未來轉型精準賦能。
鹽堿地上煉成“千億糧城” 濱州的秘訣有四個
糧博會已舉辦了18屆,其中13屆在山東舉辦,今年首次落地濱州,也讓濱州這座全國唯一的“千億糧城”聚焦了全國視線。據悉,濱州去年全市糧食食品產業集群營收達到1952億元,穩居全國地級市第1位,但鮮為人知的是,濱州土地鹽堿化程度高,鹽堿地總面積達126萬畝,占全省鹽堿地總面積的近22%,這座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上建起的中等城市,并不具備成為“千億糧城”的自然資源稟賦,通過糧博會的召開,這座“千億糧城”是如何煉成的,成為備受關心的熱門話題。
圖:首屆“糧油金三角”高質量發展交流會舉辦
3月10日,在糧博會期間舉辦的首屆“糧油金三角”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熱忱致辭,回應了這一話題,他將“千億糧城”的秘訣概括為四個關鍵詞:千家百戶、千滋百味、千錘百煉、千方百計。
濱州糧油企業個數多、個頭大,糧油類經營主體1000多家,“千家百戶”的市場主體撐起了“千億糧城”高質量發展的實業脊梁;濱州糧油企業擅長將每一粒糧食都“吃干榨凈”,變成了多滋多味的花樣新品,“千滋百味”的糧油產品造就了“千億糧城”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模式;濱州塑造品牌重市場、重創新,打造了山東省首個糧油區域公共品牌“糧油金三角”,培育了中國馳名商標8個、山東著名商標15個,“千錘百煉”的創新品牌開啟了“千億糧城”高質量發展的制勝之道;濱州把“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理念,“千方百計”的為企服務營造了“千億糧城”高質量發展的舒服環境,讓“糧油金三角”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靚。
調研糧油企業 踐行“大食物觀”濱州先行一步
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必須踐行好“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大食物觀”是近幾年的熱詞,過去的“糧食觀”是吃飽,現在的“大食物觀”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要吃得好、吃得安全。
圖:濱州“糧油金三角”糧安記者行活動3月9日啟動
造就“千億糧城”的上千個濱州企業,一直都在踐行大食物觀。糧博會同期舉辦的濱州“糧油金三角”糧安記者行活動,來自人民網、中國食品報、中國山東網、大眾網、齊魯壹點、山東廣播電視臺的記者調研采訪了13家企業,這些龍頭企業成長于濱州這塊共同的土壤,有著不謀而合的共同點:重技術重創新,從“產購儲加銷”各環節入手,不斷深耕細分領域、拉長產業鏈條,有效實現了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同時,他們又各有所長、各放光芒。
圖:記者調研采訪中裕食品
濱州中裕食品,在守護糧食“芯片”方面尤其彰顯責任擔當。中裕成立了3支院士擔綱的育種團隊,建立生物育種實驗室、省級定點小麥品質檢驗室,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自主繁育優質專用小麥新品種12個,“裕田麥119”“裕田麥126”通過國家審定,兩個品種在當地種植面積超90%,年節約原料成本5億元,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圖:記者調研采訪香馳控股
香馳控股前身是博興縣植物油廠,目前已成為“中國好糧油”“大豆精深加工循環經濟標準”“果葡糖漿標準”等國家標準的制定者之一,躋身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產品出口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渤海實業集團在全國首次建立油脂適度加工示范線,具備大豆加工產能1000萬噸/年,差別化纖維32萬噸/年的生產能力,逐漸形成了以食用油、飼料粕、粘膠纖維為主的多產品產業鏈,同時涉足物流、工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等創新領域。依托香馳控股、渤海實業等龍頭企業,濱州成功建設了大豆加工循環產業經濟園區。
玉杰面粉擅長“好鋼用在刀刃上”,創新將小麥籽粒種皮和胚乳之間的一層細胞層“糊粉層”作為產品原料,“糊粉層”只占整個小麥籽粒質量的7%-9%,卻是擁有70%小麥營養的“軟黃金”,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能夠改善現代人由于粗糧攝入量少而帶來的血糖高、腸道疾病等“富貴病”。龍鳳面粉研發了通用粉、專用粉、營養粉、有機粉、蛋白胚芽粉等40多個品種,每年開發新產品不少于3種,還不斷強化科研力量,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合作共同組建小麥品質研究試驗基地。宇東面粉實行訂單種植,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引導農民科學種糧,以高于市場的價格進行回收,實現了“原料優質化”。正是依托中裕食品、龍鳳面粉、宇東面粉、玉杰面粉等企業,濱州小麥融合循環產業經濟園區應運而生。
圖:記者調研采訪山東省十里香芝麻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得益于濱州無棣縣是優質芝麻產區,芝麻產業成長為濱州重要的糧油加工產業板塊,記者調研采訪了山東省十里香芝麻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豐香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十里香制油工藝行業領先,源自與山東科學院聯合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不僅極大提高了產品品質,制取噸香油由過去的 8.5 小時縮短為2小時,生產效率也顯著提升。豐香園有130年歷史,將芝麻精加工成上百種產品,從傳統的芝麻油加工企業成功轉型為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藥用香油、功能性芝麻粉等高端產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圖:記者調研采訪山東花園食品有限公司
同在無棣縣的山東花園食品有限公司、山東達信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新業態十分亮眼。花園食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從2014年開始運營無棣縣政府民生工程——學生營養餐配送工程,目前日供餐量近50000份,十年來零事故。達信食品抓住預制菜風口,旗下“魯味特”牌雞肉調理食品被認定為山東省預制菜“千優產品”,還建立了濱州市第一家電商直播基地,以實體經濟為基礎,以互聯網為媒,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管家式服務。
圖:記者調研采訪長壽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玉米同樣是濱州四大糧油加工產業板塊之一,西王、長壽花兩個聞名全國的玉米油品牌就來自濱州,媒體行最后一站就是調研采訪兩家企業。西王建廠38年來勵精圖治,年加工玉米300萬噸,提供了國內市場85%的藥用葡萄糖、50%的食用葡萄糖、95%的結晶果糖,成為全國玉米深加工行業領軍力量,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冠名“中國糖都”“中國玉米油城”。長壽花食品成功攻克甘油二酯食用油制備工藝技術壁壘,推出新一代高端功能性食用油,最大限度地降低傳統食用油中“甘油三酯”帶來的健康風險,賦予食用油健康新屬性。
此外,本次媒體行還調研采訪了山東鄒平生力源糧油有限公司。長期以來,生力源一直以市場為導向,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產品質量的提高,“生力源”牌食用油、面粉、掛面,越來越贏得廣大客戶的青睞,榮獲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加工企業”等榮譽稱號。
一粒糧食能夠衍生出的產品有多少種,能帶來的產值有多大,濱州給我們提供了詳實的回答,也為我們構建了足夠廣闊的想象空間,濱州終將不會是唯一的“千億糧城”,本屆糧博會和濱州“糧油金三角”糧安記者行活動,讓“糧油金三角”的美譽和經驗模式得到更大規模的傳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一定還會有更多“千億糧城”的精彩傳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