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9月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質——亮進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史紅芳,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副書記、三級調研員張建軍,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柴新勇,共同介紹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今年以來提升服務品質工作成效和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史紅芳介紹,今年以來,在濱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緊緊圍繞全市“1+1188”發展格局,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致敬“橄欖綠”,唱響“渤海紅”,打造“退役軍人品質服務”,踐行“12356”工作思路,即圍繞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做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兩個服務”,完善組織管理、工作運行、政策制度“三個體系”,實施思想鑄魂、服務潤心、攻堅筑基、軍地聚力、對標提升“五大行動”,推動實現政治根基筑牢、服務保障優化、基層基礎提質、雙擁成果鞏固、制度機制賦能、隊伍素質提升“六個目標”,全市退役軍人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承辦了全省退役軍人新媒體宣傳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議,承擔全省試點4項,雙擁共建、就業創業、服務保障等6項工作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典型發言,雙擁文化、優撫褒揚、權益維護等16項經驗做法被國家級、省級內部刊物及中央級媒體刊發推廣,信訪工作法治化、“退役軍人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等工作獲省廳領導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政治引領更加堅定。教育引領廣大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組織開展“紀念渤海區成立80周年”等系列活動,依托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每年為10萬余人次開展老渤海紅色教育,引領12.9萬名退役軍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建立起32支思想政治工作隊和一支3300余人的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指導員隊伍,在法律援助、走訪慰問、困難幫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組建老兵宣講團,圍繞創新創業、鄉村振興、應急救援等內容開展巡回宣講。培育了一批黨建指導員、網格管理員、矛盾調解員,引導退役軍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作用。開展助力高考志愿服務、困難退役軍人子女助學等系列活動100余場次,擦亮了“山東老兵·戎耀濱州”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品牌。
服務保障更加優化。精準落實退役軍人移交安置、就業創業、優撫褒揚等相關政策,服務保障更加有力。按政策高質量完成2024年度轉業軍官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選崗工作;持續通過單列計劃招聘或計劃安置方式,支持退役軍人到中小學和幼兒園任教,鼓勵他們考取教師資格證,57人參加教育教學能力專項培訓;70余名退役士兵通過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聘等實現就業。實施“成就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夢想行動”,舉辦招聘會34場,達成就業意向876人,訂單式培訓260余人;累計發放創業貸款2.4億元、貼息1800余萬元;成立軍創企業家協會,舉辦軍創企業成果展,簽訂江浙魯戰略合作協議,舉辦退役軍人創新創業大賽,賦能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助力軍創企業做大做強。優撫待遇落實到位,發放撫恤定補資金、義務兵家庭優待金2.1億元,“榮軍聯盟”簽約商家達8860家。依托市優撫醫院打造“心安醫院”,開展陽光心理服務4080人次。
權益維護更加有力。堅持重心下移,抓基層、打基礎,全力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建強用好服務體系。市縣鄉村四級服務體系全面建立,打造“楓橋式”標桿退役軍人服務站5處,推行“服務品牌引領+服務中心示范+基層服務出彩”服務模式,推動全市新時代楓橋式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開展“下沉駐站促提升”相關工作。全力維護合法權益。實行“接訴即辦”,每月定期開展“相約兵之家 共議兵之事”綜合服務開放日活動,為1萬余名服務對象提供心理咨詢、法律援助、技術支持等服務。開展“情暖老兵”公益行動,活動受益人數列全省第一。常態化走訪慰問,幫扶困難退役軍人及子女助學,發放資金236萬元。探索創新服務模式。深化落實“退役軍人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實現22項退役軍人服務直通快辦;承接全省退役軍人新媒體宣傳試點,組建150人的新媒體隊伍;制定退役軍人法律服務工作規范,開展法律服務規范化探索;積極推進渤海區烈士英名錄編纂及數字化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與褒揚紀念服務深度融合。
雙擁品牌更加響亮。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高質量通過考評驗收,13項工作得到考評組表揚認可。打造“真情雙擁·品質濱州”雙擁共建品牌,形成“一縣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雙擁共建格局。盯緊“前線前沿前哨”。全面落實軍地互辦實事制度,制定實事清單19項。鞏固全國重點軍供站建設成果,圓滿完成各項保障任務。聚焦“后路后院后代”。大學生“帶編入伍”常態化,隨軍家屬未就業期間地方基本生活補貼標準連續多年保持全省前列。駐濱部隊和“濱州籍”軍人子女就近就便就好擇優入學。地方財政給予駐濱部隊官兵每人每年1000元的跨軍地醫療補助。擦亮雙擁共建品牌。構建“政行軍企校”雙擁共建體系,推動“艦校共建”“城艦共建”,實現城市與戰艦的雙向奔赴。建立以濱州雙擁學院為引領,各縣市區雙擁學校為依托的濱州特色雙擁學校體系。舉辦“雙擁優撫大篷車·助力鄉村振興”“農副產品進軍營”等系列活動70余項,激勵廣大軍民投身愛國擁軍實踐。
干事創業更加出彩。爭第一、干唯一、創一流,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錨定“單項爭冠軍,整體創一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堅持黨建引領,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設立了一批黨員示范崗,開展了警示教育、紅色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對標學習提升,赴福建、江浙地區和省內先進市學習退役軍人工作經驗,與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江浙軍創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強化過程管控,完善周講評、月分析、掛圖作戰、任務跟蹤等工作機制,通過推行爭先創優榜等方式,創建政治型、服務型、創新型、攻堅型、效能型“五型”機關,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實現制度機制賦能,推動退役軍人工作“走在前、挑大梁”,為加快品質濱州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