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x高清视频线,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精品久久久

全部

劉立光:甘做生命最后的“擺渡人”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19-12-26 13:30:12

齊魯網濱州12月26日訊 千千萬萬的人,有千千萬萬種姿態。對逝者而言,他們的人生終點卻是相同。而送走逝者的,是常被避諱的火化工。也正是有了他們,才溫暖了逝者生命的最后一程。

在濱城區殯儀館,就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表情肅穆,不露笑顏;他們每日和死亡打交道,與尸體作告別;他們讓生者得到撫慰,讓逝者平靜安息;他們是逝者人生最后一程的護送者,也是逝者生命最后的“擺渡人”。

“我只是這群人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不管面對誰,劉立光都會這么說。而他,依然用責任、真誠和愛心守衛著每位逝者的尊嚴,讓逝者體面地離開。

不顧世俗偏見 投身殯葬行業

1999年5月,中專畢業的劉立光進入了殯葬行業,成為一名火化工。剛工作,面對遺體的不知所措,面臨他人嘲笑的眼神,劉立光也曾害怕和彷徨。但是偶然的一件事情,讓劉立光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個崗位上干下去,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喪屬感受到他們的服務,進而改變對殯葬行業以往的看法。

那是剛參加工作時,在給一位逝者裝揀完骨灰把骨灰盒雙手遞給家屬準備轉身離開時,逝者的親屬叫住劉立光,對他說,師傅,等一下,并滿懷感激地說劉立光說了聲,謝謝。這句話讓劉立光感到溫暖,感覺這一天工作的苦和累都瞬間消失。那一刻,既莊嚴又神圣。就是那樣一句“謝謝”,讓劉立光振奮不已,也讓他終生難忘。

此后,劉立光暗下決心,將繼續在一線工作干下去,為喪屬提供優質服務,讓更多的人感到這個行業的平凡與偉大。

高溫爐前奮戰 火化車間堅守

剛干這份工作時,劉立光也曾經迷茫、困惑和彷徨過,每當人們問起他的職業,劉立光都會說自己是鍋爐工。可時間久了,人們知道劉立光在殯儀館工作,見到劉立光就躲得遠遠的。好在父母開明,給了劉立光很多支持。

“做這行,不丟人。”母親常這樣安慰劉立光。在心里劉立光也一遍遍對自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別人瞧不起我,我可千萬別瞧不起自己”。慢慢地,劉立光開始沖破世俗的偏見,喜歡上了這份光榮而又繁重的工作。

火化工作是殯儀館里的核心工作。“火化工作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是個體力活。火化車間每天工作時間長。最難熬的是夏季,外界氣溫又高,工作強度又大,每天都是汗流浹背,在40℃以上的車間里只有1臺風扇。那種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是難以想象的。

殯儀館現有5臺高檔火化機和1臺中檔火化機。火化量比較集中,高峰期一天就需要火化20多具遺體。車間里,總是水火兩重天。尤其是夏天,火化車間就像個大烤箱,在40度高溫的車間里,一呆就是8個多小時:抬尸體、查看遺體焚燒情況,遺體沒出灰前,就像剛從水里出來一樣,滿臉、滿身都是汗,身上的工作服一擰都出水;等到遺體出灰,又急忙來到數百度高溫的爐板前,當爐門打開,一股熱浪迎面撲來,拿起撿灰工具,將逝者的遺骨前一塊塊撿出來。工序雖然簡單,可是在這上百度高溫爐板前,站上10多分鐘,就被“烤干”了。

記得有一次,由于爐板溫度太高,撿灰時袖子竟然被烤焦了,胳膊也紅了一大片。其實,在火化車間工作,不光要耐得住高溫,還要耐得住噪聲。火化車間五臺火化爐“嗡嗡”的聲音,說話都變成了“大嗓門”。在車間與同事交流,總要提高分貝。車間里,大家的耳朵都有點“背”。在這樣的環境下,劉立光和同事們每天都經受著水火的雙重考驗,但都依然每天笑呵呵的自稱“我們火化工就是殯葬超人”。

技能精益求精 奉獻無怨無悔

劉立光深知,作為一線火化工,每天都需要與形形色色的家屬打交道。火化車間是親人送別逝者最后的場所,家屬往往情緒激動、言語激烈,有時也將痛失親人的傷痛、憤怒轉移到火化工身上。工作這么多年,也曾經被逝者家屬辱罵過,雖然心里不痛快,但是對于這種情緒失控的家屬,劉立光總是能夠站到對方的立場,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勸慰。雖然不被大多數人理解,劉立光依然熱情不改,責任心未變。

工作20年來,劉立光用自己專業的火化技術,熱心周到的服務做到了工作無失誤,服務零投訴,也獲得過家屬多次表場及感謝。  

2015年5月4日,新殯儀館正式投入使用,殯儀館火化設備全面升級,劉立光積極學習新設備操作技能,快速全面掌握新型火化爐操作和除塵設備操作技能,以適應每天繁重的火化任務。除了做好日常火化工作,還經常和著年輕同事摸索、研究火化設備,動手排除大小火化設備故障數百次,既有效延長火化設備使用壽命,又為單位省了開支。同時,劉立光還幫助老火化師傅學習操作技術。業余時間劉立光也不忘提升自己,2013年通過認真學習獲得了火化師中級技能證書。在領導的鼓勵下,劉立光還在2014年成功考取了電工操作證。

初心如故終無憾,選擇殯葬亦無悔。殯葬這個行業,有很多人避之不急,覺得不吉利、晦氣,劉立光當初從事這一行,周圍的親屬很多不理解,排斥這個行業。所以,但凡親朋好友的婚禮,春節走親訪友等喜慶事,為了避免尷尬,劉立光也是很少參加。不過,二十多年來,劉立光不改初衷,奉獻自己的激情、熱情,依然無怨無悔。

初心堅若磐石 信念牢記于心

職業無高低,在殯儀館這個人生的終點站,帶給劉立光的,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理解與敬畏,對親人的珍惜與關愛。參加工作二十年來,劉立光大多數時間在一線火化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信仰和奮斗目標。

在擔任火化組組長后,劉立光一直信奉這樣的一個理念:讓組員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讓組員干好的,自己先要干好。劉立光特別注重對組員技能培訓的學習,為讓大家更好地掌握火化設備的原理及基礎維修、養護常識,減少對設備的損耗和維修成本,他鼓勵同事們不斷學習業務知識, 以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的殯葬服務業的需求。工作之余劉立光更是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堅持不懈學習,筑牢理想信念,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我知道,推行殯葬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變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和工作。”在劉立光看來,殯葬改革是一項長期性、持久性的工作,是樹文明新風的社會改革,是一項利國利民、惠及子孫的好事實事。他希望用更加耐心細致的服務,普及這項工作。

誠如千千萬萬個奮戰在一線的火化工一樣,或許劉立光的工作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他二十年的堅守,足以譜寫出人生的無悔和靈魂的偉大。也正是有了像劉立光這樣堅守初心、甘于奉獻的敬業者,濱城區才能在移風易俗奮進的道路上高奏凱歌。(通訊員 郝亞男)

[責任編輯:楊凡、張煥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2012年 魏橋創業破山東世界500強零紀錄 濱州市政府獲首屆中國陽光政府獎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更是推動“富強濱州”建設的奮斗之年,濱州發展將掀開新的一頁。[詳細]
濱州日報 2019-10-09

1998年,濱州城區有了第一塊綠地廣場

1998年之前,濱州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綠地廣場。但那個時候,國內一些大城市在城市綠地建設方面已經是風起云涌,像大連更是出盡了風頭。濱州...[詳細]
濱州日報 2019-09-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