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婦聯
2018-04-22 10:43:04
“張媽媽,我想買一瓶染發水,您的頭發都白了,我希望能變黑——李可宜”
“陳媽媽,我希望五一放假還去您家跟哥哥一起做作業——李宇軒”
“劉媽媽,謝謝您上次給我的英語詞典,這次我考試數學和英語都是100分——李昊”
——寫給“愛心媽媽”的心愿條
寫給“愛心媽媽”的心愿條
在山東濱州鄒平,
有這樣一個團隊,
她們用13年的陪伴和堅守,
書寫愛的故事,
她們就是“愛心媽媽”。
省婦聯主席張惠來濱調研時,對“愛心媽媽”的做法
充分肯定。
2005年5月,鄒平縣婦聯干部進村走訪時,偶然發現有的家庭因父親或母親去世,造成了生活貧困,導致部分孩子面臨輟學,10名婦聯干部一商量,大家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這些孤困兒童,讓他們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讓他們能陽光健康的成長。于是“愛心媽媽”這個名字就種在了梁鄒大地上。
1“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您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鄒平“愛心媽媽”團隊成立13年來,已從最初的10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88人,她們以長期資助和陪伴單親、孤困和留守兒童為主要內容,通過結對幫扶、志愿陪讀、心理疏導等形式,從情感上關愛孩子、物質上幫助孩子、心理上撫慰孩子。在愛的路上,“愛心媽媽”們堅守了13年,共結對幫扶300多名孤困兒童,溫暖了一方鄉土,成就了一撥撥孩子,“愛心媽媽”的愛猶如息壤,在梁鄒大地深植成長,馥郁芬芳。
創始人之一的常媽媽與李森的母子情延續了13年,常媽媽13年如一日的精心呵護這個失去父親的孩子,每一年孩子腳丫的大小、衣袖的長短和口味的咸淡,都深深刻在了她的心里,如今李森已經從廈門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他只要有空就常回來看望常媽媽。
李森寫給“愛心媽媽”的信
從廈門大學畢業的李森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正基的母親因車禍去世,他的父親是個不善言談的老實人,家里還有年邁的奶奶,患有心臟病、“癆病”。“愛心媽媽”發起人董麗在了解正基的情況后,便充當起了正基生活中的“媽媽”。每個周末、每一年的寒暑假,正基都在董媽媽的家里度過的,正基的第一件羊毛衫是董媽媽買的,正基第一次出省旅游也是董媽媽一家人陪著一起去的,在母愛無盡的綿延中,正基早已將董媽媽看作自己的親媽。現在的正基是齊齊哈爾大學的一名優秀大學生,正在準備考研究生,立志學醫救死扶傷的他,希望用這種方式幫助到更多的人。
正基的大學生活
2“不是媽媽,勝似媽媽,用愛筑起溫暖的家”
媽媽,讓我親親你
“愛心媽媽”的救助不僅僅是給錢給物了之,而是傾注愛心、陪伴成長,做到和救助的孩子心靈上貼近通融,真正充當起現實中“媽媽”的角色,給缺少愛的孩子帶來“家”的溫暖。孩子生病、缺錢,遇到困惑、困難,需要開家長會等,都會找她們。
親子戶外樂翻天
感恩母親,擁抱真情
現在的“愛心媽媽”團隊聚集了一大批機關干部、教師、醫生、企業家等愛心志愿者,有的婆媳齊參與,有的姐妹共參加,有的帶動起老公、孩子。她們13年的堅守,幫助的孩子從四五歲一直長到十七八;13年的承諾,“媽媽”們已經從窮困殘破的家庭中“撈”出了12名大學生,有的已參加工作,有的在讀研。13年愛的輪回,當初被幫扶的小姑娘已經為人妻為人母,并且也加入到“愛心媽媽”的隊伍中幫助其他孩子。同時,她們的愛心還延伸到西藏、河北及省內菏澤等地,給異地貧困孩子寄去錢、衣物、書包,少數民族的孩子寄來了感人的信……
愛心媽媽們
3“愛心媽媽工作室,愛的港灣讓親情永駐”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高研班導師苗培紅無償為工作室題寫“愛心媽媽工作室”牌匾。
為了讓“愛心媽媽”和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活動基地,2017年7月14日,鄒平縣婦聯聯合縣新華書店投資20余萬元,充分利用書籍資源和閱讀空間,傾心打造500平方米的“愛心媽媽工作室”。
愛心媽媽工作室成立
工作室全天候對外開放,“愛心媽媽”在工作室義務值班,對來訪的兒童進行溝通與交流。室內存放著所有“愛心媽媽”的檔案,并存有孤困兒童的照片、榮譽證書等成長資料,便于了解“愛心媽媽”和孩子們的相關信息,展示“愛心媽媽”和孩子們的親情故事。
孫玉潔成長記錄
工作室內部設有心理交流區、會議區、書畫區、心愿樹、愛之翼、留言墻和新時代巾幗講習所,放置了關愛孩子心理健康的各類書籍。為配合“愛心媽媽”開展幫扶工作,工作室把接待區布置成溫馨的談心談話場所,設置了小小許愿瓶,讓不好意思開口的孩子將心里話寫出來,并放置了心理輔導沙盤,聘請了心理輔導老師,通過沙盤的方式了解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的孩子的心理狀況,讓“愛心媽媽”更有針對性的了解孩子,慢慢消除孩子的心里隔閡,養成一種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人格。
“愛之暖光,一瓣心香”愛的成長照片墻
愛心媽媽心愿樹
留言墻
會議區
書畫區
十幾年來,“愛心媽媽”的故事不僅感動了梁鄒大地,也溫暖著越來越多的人。
2015年12月,鄒平“愛心媽媽”在山東省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2017年初,“愛心媽媽”團隊被評為“感動濱州 2016年度人物”。
一場愛的馬拉松,長跑13年,沒有終點,一群有愛的“媽媽”們,匯聚向善力量,溫暖了一座城。一群人,一條心,一件事,“愛心媽媽”們決心做一輩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