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1-05 21:44:11
齊魯網·閃電新聞上海11月5日訊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當日下午,濱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率團赴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現場觀展。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暨中華老字號展區,佘春明詳細詢問了紙皮包子的發展歷史和目前的經營狀況,并鼓勵該企業經營者把這一濱州特色食品做大做強。
在品嘗了紙皮包子后,他拿起一籠包子熱情地當起了代言人:“紙皮包子很好吃,歡迎大家品嘗。”
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紙皮作為濱州元素亮相世博會,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眼球。紙皮包子的由來還有一段歷史故事:
據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宮內盛行吃包子。原本稀松平常之事,誰曾想,因一時疏忽的小宮女,竟因包子惹了大麻煩。御宴中,小宮女錯把皇上愛吃的韭菜包子,端到修行禮佛的皇太后面前,吃了韭菜的皇太后勃然大怒,此乃對佛祖之大不敬,這還了得,乾隆爺尷尬,小宮女亦因此被逐出宮門。郁悶的乾隆爺傳來營繕司郎中高御廚,命他三十天內做出,憑肉眼就能識別出餡料的包子。高御廚難為壞了,自古包子就是厚面皮包裹餡料的食品,總不能把餡料置于面皮之外吧?接到御旨的高御廚寢食難安,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兒啊!
十五天飛縱即逝,毫無頭緒的高御廚認為此劫數難逃,他告假回到家鄉山東鄒平,一想,跟父老鄉親道別;二想“死馬當活馬醫”,悉心向當地廚藝面食名家請教破解之法,最終高御廚用當地細毛山藥獨特的粘性汁液來和面,研制出薄如蟬翼,筋道耐拉的面皮。
用這種面皮做出來的包子,色白油亮、皮薄如紙、肉嫩油豐、餡大豐碩,透過面皮隱約可見白的豆腐、綠的韭菜、紅的蘿卜、黑的木耳、黃的雞蛋等各種餡料,口感奇佳且色澤鮮亮極具觀賞性。
紙皮包子第七代傳承人山東眾品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帥說:紙皮包子是山東濱州的地域特產,廣受消費者的喜歡,這次我們代表山東,代表濱州參加進博會,我們感到非常的榮幸,同時也為我們山東、為濱州增光添彩。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王飛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