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0-22 10:46:10
沒有全民健身,就沒有全民健康;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雙重背景下,“后疫情時代”的全民健身工作,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全民健身工作如何開展?開展的效果如何?如何進行保障?成為新時代賦予的重要課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指出,要完善健身設施建設頂層設計,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短板,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進工作。濱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嚴格按照《意見》要求,增強全民健身工作的前瞻性、創新性、服務性,拿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
濱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在今年的全市“兩會”上明確提出“普及大眾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建設覆蓋城鄉的健身場所和服務設施,大力開展經常性群眾體育健身活動”。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體育局通過實施農村健身器材“五年一提升”工程、農村體育社會組織和體育指導員“村村有”工程、“智慧健身”工程,促進全民健身在農村的廣泛普及,賦能助力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濱州市體育局局長周波告訴筆者,全民健身是面向全體人民,只有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場所和設施,將更多體育資源和力量向基層傾斜,才能打通全民健身在農村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強農村健身器材監管,實施“五年一提升”工程
日前,筆者在沾化區黃升鎮的程井村健身廣場看到,有幾位老大爺正在健身器材上進行鍛煉。村民顏立軍笑著說,“這個廣場太受歡迎了,一早一晚全是來健身的”。這是濱州市“體育惠民工程”的一個縮影,自2012年濱州市體育局啟動實施以來,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5300余個行政村(社區)已基本實現健身設施“全覆蓋”。然而在室外健身器材廣泛普及的同時,相關問題伴隨而生,由于不少健身器材添置時間較早,長期置于戶外且缺少維護,有的已經損壞,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020年沾化區第三屆冬季全民健身運動會
體育設施損壞之殤直接影響全民健身的推動落實成效。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對公共場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的監管”。為破解基層體育設施管理維護難題,濱州市體育局實施了“五年一提升工程”,即自2017年開始實施村級健身設施提檔升級工程,縣市區體育部門每年為1000個以上的行政村進行健身器材的提檔升級,五年為一輪次,對于陳舊破損的健身器材進行維護和更新。目前,已為近4000個行政村進行了提檔升級和維護更新,到2021年將完成5000余個行政村健身設施的第一輪提升。“體育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維護是全民健身普及化的關鍵,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接受捐贈器材單位和地方履行健身器材管理使用的主體責任,促進室外健身器材的提檔升級,對那些達到使用壽命需要淘汰的,及時進行清理、淘汰,保障廣大群眾全民健身的需求。”濱州市體育局群體科科長楊維海說。
陽信縣2020年全民健身運動會武術比賽
豐富群眾體育活動,實現體育社會組織和指導員全覆蓋
日前,博興縣興福鎮李韓村一場別開生面的籃球比賽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共有13支隊伍參賽,群眾參賽的熱情異常高漲。村民李士坤高興地說,“村里成立了體育總會、老年體協,還成立了廣場舞協會,乒乓球協會、籃球協會、臺球協會等,村民們利用閑暇時間一起跳打打球、跳跳舞、下下棋,既能強身健體,又增強了大家的向心力,生活甭提多幸福了。”
《意見》明確提出,要“落實社區配套要求”“豐富社區體育賽事活動”。為促進全民健身的蓬勃發展,濱州市實施了村級體育社會組織“1+1+1”工程,即建成1個體育總會、1個老年體協、1個以上單項協會,做到“四個有”,即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有活動。截至目前,全市7個縣(市、區)村級體育社會組織“1+1+1”工程完成率均達到100%。同時,濱州市體育局今年還提出了1個目標,為每個行政村培訓至少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現已完成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注冊5947名,實現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村村有”。這些指導員們到底承擔著什么任務呢?楊維海告訴記者,他們主要有兩大職責:一方面,負責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指導群眾科學健身;另一方面,負責健身設施的管理和維護,保證健身器材的正常使用。下一步,濱州市體育局還將每年組織十幾次專業培訓,讓他們在鄉村全民健身工作中發揮志愿者和生力軍作用。
推進“互聯網+健身”,讓健身的運動福利觸手可及
近日,有村民反映博興縣陳戶鎮相孫村健身廣場的場地破舊嚴重,健身器材有不同程度損壞。陳戶鎮在了解相關情況后,及時拿出5萬元,對相孫村健身廣場進行了重新翻修,縣教體局及時對破損器材進行了更換。村民相麗蘭高興地說,“剛反映上去就修好了新場地,感謝各級領導們,真是為咱們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好事!”
《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互聯網+健身”“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疫情期間,濱州市體育局充分發揮體育部門職能優勢,做好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將傳統賽事活動與線上賽事活動有機結合,通過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登上“空中課堂”、線上健身氣功及廣場舞等比賽、全民云健身大賽等活動,積極發動、引領群眾居家健身、科學鍛煉,起到了全民健身的預期效果。
后疫情時期,濱州市體育局將大力實施“智慧健身”工程,集成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積極搭建“智慧健身管理服務平臺”。據了解,該平臺擁有健身服務(場館預約、社體指導員查詢)、賽事活動(賽事報名和成績查詢)、健身地圖(附近健身場館和全民健身設施查找)和一鍵報修(公益健身設施的維修上報和反饋)等功能,人們只需打開手機輕輕一點,即可獲取相關功能。特別是對于農村(社區)健身器材損壞問題,只需點擊“一鍵報修”,體育部門就會通過后臺獲取健身器材動態,并通知有關方面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濱州市體育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吳國華說,“智慧健身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后,將徹底解決器材損壞得不到及時維修的問題,讓信息溝通更及時,服務群眾更便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