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1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沾化區濱海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大力實施“漁業+”戰略,探索漁業同鹽業、新能源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凝心聚力打造中國北方“漁鹽小鎮”。
眼下,正值秋鹽收獲季,工人們利用晴好天氣,搶收秋鹽,百里鹽灘一片繁忙景象。在現場,數座鹽田銀光閃閃,鹽坨堆積如山,一臺臺收鹽機隆隆作響,一輛輛運鹽車忙碌地穿梭于各鹽池間,到處是一派忙碌的采鹽、運鹽、集坨景象,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秋鹽豐收畫卷。據了解,該地通過納潮、制鹵、灌池、結晶等多道工序,出來的原鹽色澤好,顆粒均勻,理化指標較好,實現產量、質量雙突破。
沾化基地生產技術部部長李忠波說:“今年我們生產人員緊盯一線,強調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指導生產,今年預計產量在42萬噸左右,我們秋產從10月6號陸續展開,預計到11月5號左右全部結束,產量估計在20萬噸左右。今年全年銷售收入大約1.5億,較去年提升七千萬左右,鹽質優一級品率占100%,較去年有大幅度提升。”
沾化區濱海鎮依托藍色海洋經濟發展,力促藍色產業的綠色轉型,打造“上光下漁”模式,目前,鹽田蝦迎來收獲季,捕蝦工人正在濱海鎮“漁光一體”現代產業園鹽田蝦養殖區內忙著撒網、收蝦,一批又一批的蝦被撈上岸,陸續投入市場,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沾化區濱海鎮著力構建現代漁鹽產業鏈條,不斷擴大“中國漁鹽之鄉”系列產品的影響力,力促藍色產業的綠色轉型,助力鄉村振興。
沾化區濱海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韓銀波表示,濱海鎮大力發展藍色海洋經濟,立足資源稟賦,持續壯大特色產業。打造系列鹽田蝦品牌,利用“小蝦苗”撬動“大產業”,“傳統養殖”變身“現代漁業”;推動鹽業技術升級,利用“小鹽粒”轉動“大發展”,“萬畝鹽田”變身“海上鹽倉”,逐步形成了“上風中光下漁底鹽”的綠色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擦亮“中國漁鹽之鄉”特色品牌。”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