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現濱州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民生事業高地、提升民生幸福高度的生動實踐。濱州市委網信辦聯合市政府辦公室舉辦“溫度濱州--12197 民生實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齊魯網·閃電新聞推出“溫度濱州 實事為民”系列報道,聚焦濱州市2022年12類197項民生實事推進完成情況,著力宣傳濱州市緊緊圍繞“八大品質”提升、聚力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取得的巨大變化成效,充分展示濱州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期關注兒童假期公益托管服務。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少兒假期公益托管服務是2022年度濱州市“12197”民生實事之一,全市婦聯系統切實將這項工作作為解決家長“急愁難盼”問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現已開展托管班53個班次,公益托管兒童2000人次。
每到學校放寒暑假,一些雙職工家庭都會為孩子們的看管問題發愁:條件好一些的請長輩幫忙照看,長輩不在本地的就要把孩子鎖在家里,或者放在校外培訓機構。手機、電視、網絡游戲等消遣方式成為孩子假期生活常態;長時間沉迷電子產品、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體育鍛煉成為孩子假期普遍問題;二孩、三孩家庭孩子多難照顧、頻發的兒童觸電、溺水等事故成為社會難題。針對以上問題,圍繞服務婦女兒童,解決假期雙職工家庭看護孩子難題,濱州市婦聯自2017年寒假,就依托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始“官方帶娃”的兒童托管實踐。
高質量的假期托管服務不是簡單地“看娃”,而是在尊重孩子成長規律的前提下,為孩子們打開探索世界的另一扇窗口。市婦聯在堅持規范管理的基礎上,本著“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邀請專家指導課程設計,精心編印教材,廣泛整合各種課程資源。積極開展“紅色故事會”等黨史學習教育課程,剪紙、經典誦讀、象棋等傳統文化課程,美術、合唱、口才等藝術體驗課程,面點制作、收納等勞動課程,并開展參觀科技館、杜受田故居、人防館、博物館等研學課程,舉辦消防安全、女童保護、防溺水等安全知識講座。通過提供豐富、多元、與時俱進的學習模塊,普及與提高并舉,來滿足小學員們全面兼具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提升少兒藝術、科學、國學等方面的基本素養。
各縣(市、區)婦聯堅持因地制宜設計開展托管服務,在城市社區,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博物館、文化館等社會教育資源;在農村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婦女兒童家園、婦女之家活動陣地。服務兒童、服務民生的作用初步顯現。濱城區婦聯在市中街道文匯社區組織開展紅色教育《閃閃紅星》兒童劇本殺體驗活動,帶領孩子們感悟那段不平凡的歲月;鄒平市婦聯組織參觀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和圖書館等場館,“寓教于游”讓孩子們陶冶情操、汲取知識;沾化區婦聯邀請專業講師到馬營社區進行應急知識現場教學,提高學生和家長的急救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惠民縣婦聯以創建兒童友好社區試點為契機,面向社區兒童開設了傳統文化、愛國教育、安全教育等課程,助力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陽信縣婦聯開展“童心向黨 讀史頌黨愛國”親子閱讀主題活動,激發孩子們對紅色歲月的歷史共鳴;無棣縣婦聯采取“婦聯干部+志愿者+社工+社區干部”聯動服務模式,擦亮“童心緣”假期托管服務品牌;博興縣婦聯積極吸納大學生和“五老”志愿者、社會專業人士,既“托”又“管”還“教”,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
各級婦聯抓緊抓實教師配備、課程設計、制度建設、活動策劃各個環節,切實做到托管服務有人監管,活動有安全措施,進出有統一組織。通過積極構建合理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庭支持”的資源調配模式,不斷總結完善托管服務經驗,不僅精準匹配廣大家庭的實際需求,使少兒公益托管服務成為廣大兒童得實惠、普受惠、長受惠的有效載體,實現惠民政策的價值最大化,還給足了孩子們假期之樂,打響了兒童假期公益托管服務工作品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