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日訊 她們以堅強的毅力挺起公安事業(yè)的半邊天,是崗位上的螺絲釘,是家里的賢內助,走過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她們仍堅守著人民警察的忠誠誓言。在113個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到來之際,閃電新聞記者走進濱州公安,講述女民警的從警故事。今天的主人公是濱州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杜店派出所社區(qū)民警魏艷。
記得,在2021年9月1日,民警魏艷作為濱州實驗中學的法制副校長,應邀為孩子們講授“開學第一課”。臺下坐著的高二學生小崔,正如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樣,充滿了青春的活力,也正感受著青春的迷茫。他沒想到,這堂課讓他突然“開了竅”,也為今后的人生“定了調”,就是這一堂課照亮了孩子的未來。
當時,小崔正是一名高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學習成績也一般,班主任老師多次找他談心都沒有明顯效果。魏艷講授開學第一課后,小崔的班主任找到她,請她有空多到班里跟孩子們聊聊。魏艷一到班里就注意到了小崔。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很敏感,魏艷跟小崔聊天時很注意方式方法。“對哪門課最感興趣?平常有啥愛好?將來想干啥?”魏艷盡量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有時候,也會講講自己工作的事。
小崔很少主動表達,但是高三階段的他學習狀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高考時,本來成績中游偏下的他,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績。報志愿時,他心底那顆種子已經萌芽,“我要報警校,將來當警察!”
2022年5月,魏艷獲評“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當年9月,山東警察學院新生教育課堂設置“對話英模”專題,邀請魏艷授課。魏艷在臺上、小崔在臺下,這一幕似曾相識,但此時臺下的小崔已經成為山東警察學院治安專業(yè)的大一新生。
因為長期集訓太陽暴曬,帽檐遮擋處在小崔的臉上劃出一道黑白分明的分界線,他目光堅毅、坐姿端正,與高中的模樣已經大相徑庭,但是魏艷還是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他。異鄉(xiāng)意外相見,二人都有些激動。授課結束后,小崔筆直地站在教室里,等待隊長的口令。隊伍解散后,他走到魏艷跟前,打了一個標準的敬禮,大聲說:“老師好!”那一瞬間,魏艷既驚訝又欣慰,短短的一年時間,小崔已經從一個迷茫叛逆的青春期男孩,成長為一名有理想有力量的“準警察”。
課程結束后,小崔突然對魏艷說:“姨,我假期可以到你們單位見習嗎?我也想像你一樣當一名基層警察。”魏艷痛快地說:“當然可以,杜店派出所隨時歡迎你。”
時間過得很快,12月的一天清晨,小崔如約來到杜店派出所,開始了他大學的第一個見習寒假。他主動要求參與110接處警工作,腳下有風,干凈利落,什么工作都沖在前面。年三十、初一、初二......連續(xù)幾個重要節(jié)日,他都主動跟班學習。當魏艷問他感受如何時,他說:“姨,我來杜店派出所是來對了,這里能學到的知識太多了。”
回學校后,小崔給魏艷發(fā)了條微信。說道:“原來,高中的那個夜晚,操場上的一堂講座,一個社區(qū)民警為民服務的故事,讓小崔的心中有了理想,這理想真的如魏艷所說,照亮了未來!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