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6日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惠民縣依托農業特色資源,加快結構調整、升級產業鏈條,實現了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在惠民縣淄角鎮千畝黃瓜智慧種植示范基地,長勢喜人,口感清脆、皮薄汁多的“小美玉”水果黃瓜成熟上市,備受市場的青睞。
濱州勤農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秦存瑞說:“我們現在主要是訂單銷售,僅北京這一個市場,我們已經發展了七個社區團購,一個社區團購都在幾萬人以上,現在每天的產出量都在4000公斤以上,市場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擴大,今年我們(產量)能達到800噸。”
黃瓜品質好,市場不用愁,好收成帶來了好收益。但是,在發展黃瓜產業的這三十多年里,一直存在著一個問題,農戶種植分散、大棚設施落后,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品牌化的“道路”也是處于不溫不火狀態。惠民縣淄角鎮黃瓜種植戶王素信說:“二三十年的時間了,它(老棚)相對來說就老化了,采光率、保溫率、土地利用率也低,相對來說就拿不到這么高的效益了,但是翻新一個棚,沒有那個條件,投資也相當大,老百姓也是覺得很頭疼。”
找準癥結,對癥下藥,惠民縣淄角鎮重新修訂了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擴量、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投資7000萬元規劃建設千畝黃瓜智慧種植示范基地,引領黃瓜種植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目前,已為進入基地的10多戶群眾辦理政策貸款400多萬元。
惠民縣淄角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王俊國告訴記者:“目前,一期81個高標準大棚已全部投入使用,我們規劃再建設鋼架對卷、無墻體大棚80個,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通過示范引領、規模化的種植,實現標準化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當前,惠民縣淄角鎮聚焦推進農業現代化,已發展果蔬專業合作社160多家,各類設施大棚達到3600多個,規模超過1萬畝,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
惠民縣淄角鎮黨委書記高傳偉說:“產業興旺是促進群眾增收的關鍵所在,我們緊緊抓住農業產業化這條路徑,從延伸鏈條、規模經營、人才培育、金融扶持等多方面精準施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發展產業、打造品牌,以優勢特色產業帶動區域發展振興。目前,在惠民已有瓜菜栽培面積多達51萬畝,年產量近170萬噸,擁有“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110多個。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