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8日訊 9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環境品質越來越美”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專場。邀請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景軍,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雷,濱州市生態環境服務中心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言人袁東,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提升環境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景軍介紹,2023年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緊扣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實體系,聚焦“品質之求,精明之路,擔當之行”,密切協同各級各部門,持之以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美麗濱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堅持黨建統領,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向好。
抓牢黨建與業務融合著力點,以“黨旗紅”引領“生態綠”,以更強擔當、更實舉措、更硬作風,按照“12343”工作思路,高標準推動“1+8+1”重點任務和12158民生實事,濱州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城鄉更美麗了。
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質量指標持續改善。實施1510546工程,開展遏制反彈10大專項行動,深入打好3大攻堅行動,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常態化巡查督導、提醒、督辦、通報、約談、問責措施。截至8月底,全市PM2.5實現39微克/立方米,優良率為53.1%,綜合指數4.60,分別較第一季度同比改善22.6、10.9、24個百分點。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按照“鞏固、托底、提升”的思路,確保7個國控斷面保持“優Ⅲ”;深入開展水和海洋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確保水環境穩定達標并持續改善,治水攻堅保持全省前列。截至8月底,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63.6%,高出省下達目標27.2個百分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優良水體比例100%,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創歷史最好水平。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持續鞏固提升土壤治理,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100%覆蓋,加快推進115個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確保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深入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厚植經濟社會綠色底色。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堅定不移推進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完成了發電行業30家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查,全市NOx、VOCs、COD、NH3-N累計分別減排7800噸、11000噸、6200噸、730噸,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堅持過程管控,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構建。
全方位發力,壓茬推進重點任務目標。立足生態環保實際,建立“1+5+N”生態環保過程管控體系(1即市局黨組過程管控1項總體實施方案,5即水、氣、土、環境執法、環境監測5大主責主業專項方案,N即N項其他重點工作方案)。強化“干、算、報”,常態化抓好省對市考核9項78.17分指標任務。
全領域行動,精準高效服務重點項目。創新開展“綠色護航·2023助夢行動”,推出助夢行動20條措施;對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率先在全省實現排污許可技術培訓全覆蓋,已完成生態環境部門352人,企業2681人員培訓和考試。
堅持真抓實干,生態文明建設加力提質提效。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聚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拓展綠色低碳生態空間。對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印發《濱州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濱州市加強黃河干支流生態保護修復實施方案》《濱州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濱州市濕地保護“十四五”規劃》《濱州市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行動計劃》,構建起“整體謀劃—專項布局—分步實施”的一攬子工作推進路線圖,推動黃河國家戰略26項任務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14項措施落地見效。
下一步,濱州市生態環保系統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目標導向咬定青山不放松,堅持問題導向治污攻堅不停步,堅持結果導向確保整改問題不反彈,為品質濱州建設厚植綠色新優勢,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最美濱州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