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 11月6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身邊的變化--基本公共服務品質提升”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城管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建靖,濱州市城管局黨組副書記、二級調研員李偉,濱州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主任、新聞發言人張金澤,濱州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慶收,濱州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城管監察支隊支隊長劉錫明,介紹濱州市城管局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馬建靖介紹,今年來,濱州市城管局緊緊圍繞市委“1+838”工作格局,聚焦“1+8+1”落實體系和濱州市政府“12158”民生實事,錨定品質之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入踐行“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圍繞“精致”“精細”“精準”“精美”“精心”,下足繡花功夫,精雕細琢“繡”出品質濱州新畫卷。
以理念的精致化,打造全民參與的“品質城市”。
堅持在“精致”上做文章,“徒步工作法”創新推行。為提升城市品質,自7月中旬以來,每周三、周六上午常態化開展徒步巡查,每天一個路段,每周兩遍巡查,每月整改復盤,通過看現場、找問題、查原因、促整改的方式方法,強力推進巡查問題整改落實。截至目前,市城管局累計開展集中徒步巡檢25次,發現城市管理問題658個,責任科室對發現的問題實施清單化管理,現場派單、限期整改、實地驗收,目前所有問題已整改到位。
堅持在“精致”上求突破,“便民地圖”提質增效。以惠農、便民和市容管理“三贏”為切入點,精心繪制“便民服務地圖”。有序推出西瓜地圖、維修點地圖、燒烤地圖、集貿市場、城管服務站、洗車地圖等一系列便民服務舉措。自6月份以來幫助近1200余戶進城瓜(果)農在城市“安家落戶”,129家維修攤主就近搬進“新家”,有效滿足流動攤販經營需求,化解占道經營等城市管理突出問題。
堅持在“精致”上創亮點,“民生傾聽主題活動”廣開言路。啟動“我愛濱州·我管城市·我有話說”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創新實施城市管理“半月談”,每月兩次邀請市民群眾走進城市管理工作“臺前幕后”,自活動啟動以來,共開展10期,累計邀請157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和熱心市民參與活動,提出意見建議198條。暢通城市管理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等8個問題反映渠道,微信小程序增設“案件上報”端口,受理各類城管案件506件,受理率100%,處置率100%,按時辦結率100%。持續提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質效,截至目前,承辦量711件,有效回訪380件,按時辦結率100%。
以管理的精細化,打造全面提升的“秩序城市”。
加強校園周邊市容秩序管理,共建有序學習環境。緊盯學校周邊擁堵問題,制發《市主城區學校周邊市容秩序整治工作方案》,在市主城區31所學校建立城管聯系人,設置嚴禁占道經營溫馨提示牌,督導主城區31所學校周邊的市容環境秩序情況。推進“警城校家”聯合疏導模式,實行錯時值班、延時值守、源頭管控。開展“城警聯動”護航文明出行,規范勸導違停機動車、非機動車1800余輛,規范流動攤點、店外經營720余次,校園周邊擁堵問題有了明顯改觀。
實施架空線路整治,打造清朗城市空間。1至10月份,市城管局組織開展實地督導6次,印發情況通報6期,先后在博興、無棣召開全市架空線路整治現場觀摩會,督導指導各縣(市、區)完成架空線路下地677.44千米,梳理規范捆扎線纜161.74千米,提前超額完成年度整治任務。
推進廢棄汽車治理,營造整潔城市環境。今年以來,全市城管系統全面排查、引導自行清理、實施分類處置三階段有序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道路范圍外公共區域內長期停放車輛680輛,聚焦破解群眾“停車難”,開展停車場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283次,規范違停車輛3.44萬輛,處置廢棄汽車64輛。
以服務的精準化,打造全面覆蓋的“潔凈城市”。
深入保障城市環境衛生。以服務市民為根本,以精準管理為舉措,以質量管控為抓手,嚴格落實日產日清、車走地凈、桶擺整齊、密閉運輸基本作業標準,及時清運主城區各類生活垃圾,全力做好市容環境秩序保障,配備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清運車70輛,全年365天無停歇、不間斷清運320余家單位、小區和所有公園、廣場;運用專用車輛收運620余家大中小餐飲單位餐廚垃圾,并為餐飲門店配備和更換專用垃圾桶近5000個。今年以來,累計清運生活垃圾5.5萬噸,日均180噸;累計清運餐廚垃圾1.6萬噸,日均53噸。
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在城市居民小區推廣“愛生活”垃圾分類便民服務站模式,目前,已在全市200余個居民小區設立回收站點。在農村試點推廣“撤桶并點+上門收集+集中清運”模式,并在全市1841個村進行推廣,鄒平市已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76億元,新(改)建垃圾分類亭(房)2459處,在城區配備四分類廢物箱5000余組,新購置各類垃圾分類專用收運車366輛,新(改)建垃圾中轉站18座,建成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分揀中心、有害垃圾存儲中心和可回收物分揀處置中心。
聚力抓好便民公廁提升行動。公廁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市城管局堅持“小公廁大民生”服務理念,不斷推進公廁提檔升級,全力提升市民群眾對品質生活的體驗感。今年以來,濱州市城市管理局依照城市公廁設置標準不斷推進公廁數量、質量的建設,市主城區新建14座高標準公廁,在原有公廁基礎上改造升級8座,改造老舊公廁水污管線2000米,深入開展“公廁深度保潔和大掃除”工作,不斷推進公共基礎設施提檔、服務升級,滿足市民需求,著力提升公廁管理水平和便民服務質量。
以布局的精美化,打造全域優享的“公園城市”。
增綠量。大力實施城市公園綠地提升行動,自2020年以來,采取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等形式新建各類“口袋公園”172處,統籌推進郊野型、濱水型、城市型綠道建設370.01公里,今年市本級新建綠道6公里,口袋公園9處,2.7萬余平方米綠地提升改造,提升公園綠地品質,構建城市綠化新格局,讓“推窗可見綠,出門即進園”成為濱州詩意生活的新內涵。
提品質。完成綠地裸露治理3.57萬平方米,栽植花卉25萬余株,對市本級部分道路補植行道樹1000余株,補植綠籬1.8萬余平方。
促共享。積極探索完善公園景區服務功能,在新立河公園、中海公園引進智能售貨機4臺,為市民提供便民服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公園綠地開放空間,滿足人民群眾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新需求新期待,今年以來,分兩批推出21個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共享面積達2128萬平方米,市民可在綠地上野餐、露營、休憩。
以體驗的精心化,打造全員共享的“友好城市”。
兒童友好公園建設全面實施。按照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要求,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讓兒童享受城市便利、感受城市溫情。先后制定印發《濱州市兒童友好公園建設實施方案》《2023年度濱州市兒童友好公園評選活動實施方案》,自2022年以來,共評選出32個兒童友好公園,并對部分綜合性公園和“口袋公園”進行適兒化改造,提升改造新濱公園兒童娛樂場、中海公園月亮灣浴場2處沙場,補充優等沙450余立方米,為兒童打造舒適、安全的游玩環境。
“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持續推進。大力推進“城市管理進社區”,“下沉式”解決群眾訴求。與基層黨組織聯動共建,推動“法律、職責、服務、執法”進社區,將“為民城管”建到群眾身邊。截至目前,全市167個城市社區已全面開展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覆蓋率達100%。全市設立城管服務站95個、辦事窗口110個,共解決群眾各類訴求644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