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8日訊 11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身邊的變化--基本公共服務品質提升”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專場。邀請濱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景軍,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高峰,濱州市生態環境服務中心副主任袁東,濱州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主任、四級調研員馮國剛,介紹濱州市生態環境局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高峰介紹,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噪聲污染問題日漸凸顯,并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關注。統計顯示,近年來濱州市環境信訪件中噪聲污染信訪件占到四分之一(2022年全年信訪量1202件,其中噪聲污染264件,占比22%;2023年1-9月份信訪量889件,其中噪聲污染221件,占比25%)。噪音污染涉及多個類型,通常劃分為工業噪音、社會噪音、商業噪音和交通噪音等,需要多部門協作來進行有效控制。為全面客觀地掌握濱州市的功能區聲環境狀況,實現對聲環境的科學管控,2023年初,濱州市在全省率先謀劃建設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系統。
堅持統籌規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將噪聲自動監測列入2023年“12158”民生實事。濱州市生態環境系統統籌區劃修編與監測點位布設,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倒排工作時限,持續對接省市專家,定期調度形成合力,16個聲環境自動監測站點建設任務全部提前完成,實現了城市功能區類別全覆蓋。這也是濱州市開展功能區噪聲監測以來,首次實現由手工監測到規范化自動監測。
堅持科學布置。結合濱州市建設現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工業布局規劃,市生態環境局在充分調研,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重新修編完善了《濱州市聲環境功能區劃》。針對噪聲自動監測工作任務,統籌點位優化調整與聲功能區自動監測設備采購,將科學規范要求貫穿在選點布設、設備選型、施工建設、子站運維等全過程,確保自動監測站點高效、可靠、穩定運行,為功能區聲環境監測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根據全市城區聲功能規劃,現場勘查、評估、監測、初選78個監測點位,進一步對接省生態環境廳最終確認規范點位16個,其中1類功能區2個(四季花城小區、沾化區發改局),2類功能區5個(干休所、黃河飯店、銀座中海店、沾化中醫院、沾化環保局),3類功能區6個(東瑞化工、濱州活塞、濱北街道辦事處敬老院、高新區新興社區內、沾化田華水務、萊斯特化工),4類功能區3個(帝堡廣場東南、交運佳興小區、沾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堅持數據增效。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系統已經實現數據實時上傳、智能統計、科學分析、自動預警等功能,可通過手機APP等終端,實時查看全市聲環境監測數據,為全市聲環境管控提供高效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持。
下一步,濱州市將持續強化噪聲自動監測站點管理,完善噪聲監測體系,確保監測站點穩定運行,實現噪聲污染源溯源常態化,發揮好監測數據服務支撐保障作用,為品質濱州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