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0日訊12月20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3年濱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田,濱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穆杰,濱州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郝建,濱州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孫學森,濱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局長尹月林,共同介紹濱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展成效,并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
李春田介紹,近年來,濱州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對標先進、主動作為,綜合施策、合力攻堅,持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濱周到”品牌入選全國政務服務優秀品牌。
濱州凝聚起“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的共識共為,具體體現在“三個有”上。組織“更有力量”,組建全市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高點布局、頂格推進;路徑“更有方向”,踐行“理念+品牌+目標”的工作思路,樹牢了“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工作理念,打造了“濱周到”服務品牌,將營創更優質、更高效、更便捷的營商環境作為奮斗目標;實踐“更有舉措”,深化開展了營商環境創新提升2023年行動,在21個重點領域推出224項便民惠企舉措,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全力打造品質服務之城。
集成創新再提標。政策集成、機制創新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我們聚力“高效辦”,構建環渤海城市政務服務“通辦圈”,主動融入黃河流域政務服務“通辦圈”,41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域通辦”。聚力“創新辦”,成立全省首個“營商環境研究院”,積極創建全國首個“信用無押金城市”,事項押金“新的不繳納、老的全退還”,累計減免押金3.8億元。推出利用租賃土地辦理工程建設項目手續的系列措施,盤活低效用地1267畝,帶動投資38.2億元。聚力“務實辦”,建成便民服務站點1607個,打造了“15分鐘政務服務圈”。創新施工圖審查“一站式”服務,實行“依承諾受理”“分階段審查”,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數據賦能再提速。堅持讓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突出“重點”,建成覆蓋市縣鄉三級的政務服務“百事通”。推動電子印章在政務服務領域先行先試,全國首創“遠程勘驗+電子簽章”應用模式。緊盯“熱點”,深化“以數治稅”,創新建立“分類歸集-分級響應-分項監測-持續提升”的稅費服務“穿透式”分析機制,累計為企業減免稅費56億元,確保應享盡享。疏通“堵點”,創新跨平臺信用共享應用模式,全省率先開啟電子保函“掌上辦”,融資金額、擔保次數、擔保金額均居全省前列。開展降費讓利惠企專項行動,推出電子保函“中標即退費”惠企政策,最大降幅超80%,真金白銀讓利于企。
創優服務再提效。樹牢“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聚焦“重商”,創新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作為市委經濟工作“一號工程”頂格推進,配套出臺10條激勵政策,助力企業家實現夢想。聚焦“親商”,連續三年深化實施“六個一”暖企服務,常態化開展“政企同心·親清茶事”活動34期。積極發揮12345熱線、“惠企通”等平臺作用,“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及時化”回應企業訴求。聚焦“尊商”,連續舉辦5屆企業家大會,設立“濱州企業日”,建成優秀企業旗幟廣場,“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在濱州蔚然成風。
法治保障再提質。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堅持依法而治,頒布實施《濱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全國率先建立市縣兩級“法智護航中心”。市級黨政機關公職律師配備率達100%。堅持循法而行,建立困境企業訴前挽救“分診室”,成立全省首家破產項目“鳳棲梧”投資人庫,以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合力處置困境企業債務重組。堅持良法善治,相繼編制不罰、輕罰、不予行政強制“三張清單”,最大限度為企業創造“有溫度”的執法環境。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周期、全鏈條的企業合規建設法治服務,探索開展企業事前法治體檢、事中行政執法合規指導和事后司法監督保護,持續擦亮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金字招牌。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下一步,濱州市將堅持以群眾感受為第一標準、以企業滿意為第一遵循,力爭推出更多利于培育、發展、壯大市場主體的改革創新舉措,竭力打造最優質、最高效、最便捷的營商環境,真正讓企業家舒服、讓老百姓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