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年末歲初,正是玉米等秋糧的收購高峰期,對于種糧的農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時節了。濱州市陽信縣充分做好倉容、資金、人員、設備等要素保障,并在糧食收購、儲存等環節積極開展節糧減損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在陽信縣一家糧食收購點,前來售糧的農戶黃德國告訴記者,他今年種植玉米200畝,產量比去年增加20%,近期玉米集中上市、價格有所波動,他通過當地政府建立的“農民職業交流”微信群這樣的購銷信息平臺,可以及時了解到糧食企業的收購價格、糧庫倉容狀態,實現預約售糧。
陽信縣玉米種植戶黃德國告訴記者:“對我們來說很方便了,可以交流價格問題,知道哪個點多少錢,不用到處跑了。”
陽信縣種糧大戶楊召堂說,他今年種了玉米160畝地,一斤玉米能賣1塊2毛5,一畝地能合到2100塊錢,這樣算下來,這一年收入20多萬元。
種植戶介紹,目前市場玉米價格比較去年有所下降,他們也會根據行情變化來調整賣糧的節奏。據了解,當地一方面通過搭建糧食購銷信息平臺,打通產需銜接,同時建立了電話網絡臺賬、村村農業互通群。優化糧食產后服務,加強科學儲糧指導,技術人員去農戶家實地察看玉米存儲情況,根據庭院的布局,幫助指導農戶改建科學儲糧倉,確保糧食安全。
陽信縣糧食購銷中心負責人閆俊介紹,在收糧集中期間,他們備好現款,騰出倉容,倉容量現在是兩千噸左右,敞開收購,確保農戶賣糧方便。一天現在能收40萬~50萬斤(玉米),現在是收糧集中期,收完農戶的糧食以后,經過過篩、去雜、吹風,裝車以后送到飼料廠和淀粉廠。
糧食購銷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還提供優化預約烘干、預約收購、代農除雜等服務,收購點做到“無休日”,“早開門、晚打烊、不午休”服務,全員全程在崗在位,農民少排隊、快售糧,讓農戶售“滿意糧”。
陽信縣流坡塢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高尚昆介紹,流坡塢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通過抓實高標準項目建設、示范引領、農技管理、惠農政策落實等一攬子實招實舉,提升種、管、收各個環節的機械化水平,以機收減損推動顆粒歸倉。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把肉牛養殖和農業種植相結合,打通“農牧互促 種養雙贏”模式,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助力群眾增收。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陽信臺 許志虹 馮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