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0日訊 近年來,濱州市沾化區整合各類要素向畜牧特色產業集聚,以有解思維做實產業加法,實現了產業增效、村集體增收、農民富裕,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新路徑。2024年5月,沾化區利國鄉成功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
走進沾化區利國鄉“光富”產業融合示范園,一排排整齊的羊舍映入眼簾,養殖戶劉蓮蓮正在喂食純種沾化白山羊,羊群迫不及待地探出腦袋享受著美味的“午餐”。
利國鄉鹽堿灘涂多,土壤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然而長期以來,當地肉羊養殖業以零星散養為主,不利于產業良性發展。為此,利國鄉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運作模式,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截至目前,利國鄉肉羊養殖規模達15萬只,年出欄肉羊達30萬只,全鄉畜牧業總產值突破8億元。
沾化區利國鄉人大主席邊金田介紹,把廣大養殖戶集中起來,劃分成若干個標準化的養殖小區,這樣既提升了我們畜牧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水平,同時也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提高了養殖效益。
有了“量”的積累,還需“質”的飛躍,利國鄉主導成立沾化區利國畜牧產業發展研究所,重點打造“洼地綿羊”和“沾化白山羊”良種繁育基地,與省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圍繞良種繁育、新技術應用推廣開展合作,為畜牧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
留美博士、山東省羊產業技術體系疫病防制崗位專家王金良告訴記者:“我們有新的防控技術,通過常年的技術積累,形成這種1+1的一種防控模式,圍繞整個羊產業各關鍵點,每個點都有幾位專家帶著團隊,對影響就是制約產業快速發展一些瓶頸問題開展公關,完全有技術儲備,能助力我們利國鄉養殖產業的一個發展模式。”
同時,沾化區利國鄉還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成功探索出了“光畜互補、上光下養”的“光伏+畜牧”特色養殖模式,在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能。
沾化區利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丁建介紹,利國鄉將以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為契機,大力發展畜牧特色產業,以提質增效為主導,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品牌帶動、集群發展、循環高效”的畜牧產業發展模式,力爭到2025年,建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利國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