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社
2018-04-17 13:48:04
牡蠣由于營養成分豐富,味道鮮美,素有“海底牛奶”之稱。在我市,有漳衛新河、馬頰河、套爾河等多條淡水河流入渤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市沿海在河口海淡水交匯處,常發現大批牡蠣相互固著堆積在一起,沿海漁民稱之為“蛤蜊山”,后由于種種原因逐漸消失。
2017年4月,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張國范研究員及其團隊,在濱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部門配合下,在濱州套爾河口等地發現一定數量的近江牡蠣。經過現場調查,張國范認為這是近些年來我國長江口以北海域惟一集中分布的近江牡蠣群體。
近江牡蠣是我國河流入海口水域特有的大型貝類,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固碳作用和經濟營養價值。成片的牡蠣礁不僅能濾除大量水體中的有機懸浮顆粒,而且為魚蝦等動物提供了遮蔽、產卵、撫幼的場所,是與熱帶珊瑚礁媲美的海洋生態系統。
專家認為,在濱州發現近江牡蠣難能可貴,應保護好這一重要資源,加快繁育群體,恢復或重建這里的牡蠣礁,開展河口綠色生物治理,并形成濱州區域性品牌。廣西有“欽州大蠔”,濱州近江牡蠣殼色有金黃色,可起名“濱州金蠔”。這是張國范首次提到“濱州金蠔”這個名稱。
近江牡蠣資源在濱州的重大發現,使渤海牡蠣礁恢復重建成為可能。目前,近江牡蠣資源恢復與重建研究以及“濱州金蠔”品牌建設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國家農業部在“十三五”貝類產業體系建設中增設了“濱州綜合試驗站”,為濱州近江牡蠣的保護和繁育提供了技術支撐;“濱州金蠔”將擔起“污染治理-資源恢復-產業發展”三位一體重任,通過綠色治理新模式與高端品牌研發有機結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生態文明與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記者張康通訊員孫同秋李莉阮琛琛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