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9-08-27 09:41:08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日前,鄒平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推進食品藥品領域監管模式流程再造,創新建立新型監管模式,開啟“CT掃描”新時代。
新的監管模式以網格化監管為載體,以日常監管全覆蓋為基礎,業務科室統籌“雙隨機”監管為重點,在重點品種和領域實行分級分類監管為補充,用“日常監管全覆蓋”給市場主體做“全身CT”掃描,用“雙隨機”和“分級分類”做重點部位“局部CT”掃描,通過監管檢查,“掃描診斷”、發現問題、“對癥下藥”,實現對食品藥品監管流程再造,落實好“四個最嚴”監管要求,確保群眾飲食用藥的安全。
據悉,為保障監管模式改革順利推進,該局成立監管模式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食藥監管周匯報制度,調整績效評估體系,強化督導考核。在監管模式改革中獎懲分明,對工作突出的網格監管人員給予獎勵,對走馬觀花、消極應付者進行問責,并建立督導長效機制。同時,加強網格監管人員培訓,提高他們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基層所當好“社區綜合門診”,實現網格化日常監管全覆蓋
各基層監管所好比是市場監管系統中的“社區綜合門診”,負責轄區內業戶日常經營規范等“常見病”的監管檢查。新監管模式要求按照轄區實際情況,基層監管所合理進行網格和人員劃分,每個網格設置網格長。網格長細化網格人員的負責區域及工作任務,負責統一調配網格人員。各網格建立日常監管工作臺賬,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按照進度嚴格落實監管工作,做到“人人有責任、人人有目標、人人有方向”。目前16個鎮街共劃分152個網格,各網格力爭一年內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業戶達到全覆蓋監管。
基層所之間開展“聯合問診”,創新“雙隨機”監管
在嚴格按照要求完成省市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的基礎上,探索開展片區基層所之間的“雙隨機”監管。將各鎮辦劃分片區,明確責任分工,由局領導帶隊指揮,每月開展基層所聯合執法行動,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經營集中區和高風險業戶等“病灶”進行“聯合問診”。聯合執法組采取隨機調配人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的方式進行“雙隨機”交叉檢查,并建立長效機制。“雙隨機”交叉聯合執法增強了執法威嚴,提升了監管實效。同時,各基層所之間在互相學習的基礎上,也能更好地完成日常監管任務。
深入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實現“大病小病分級診療”
對食品生產和餐飲服務行業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分級分類監管,在食品流通、藥械生產經營領域探索推行分級分類監管。“高標準抓大、規范化抓小”。抓生產,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抓學校食堂“四查”制度,嚴防校園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食品藥品經營業戶由各基層所根據實際合理劃分等級,對安全系數較高的生產經營單位,采取“高標準嚴要求”的一次性檢查模式。對食品安全系數低、受過行政處罰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采取“抓重點”的監管模式,加大監管頻次和力度,一年內至少檢查2-3次,逐步規范其經營行為,嚴防出現食品安全事故。
業務科室做好“專家門診”,指導各類專項檢查
新監管模式要求各業務科室積極發揮業務專長,在“危重病”式重大違法行為定性、查處等方面,為基層監管所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在日常監督檢查的同時,根據省市文件要求和日常監管中的痛點、難點、堵點,適時組織開展“校園周邊”“五毛食品”“網絡訂餐服務”“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執業藥師‘掛證’行為”等專項檢查,對于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集中發力,打通監管網絡的“任督二脈”。在確保監管“廣度”的同時,加大監管“深度”,進一步推動食品藥品監管向專業化、精細化的縱深發展。
“為探索實行新監管模式,我們到江浙滬等南方先進地市對標學習,但先進地區的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改革的關鍵還在于根據轄區實際進行流程再造,搭建新框架,構建新模式。通過深度推行監管模式改革,我們力爭做到‘底子清、網格明、強監管、嚴執法、保安全’,堅決把食品藥品監管抓緊抓實抓出成效。”該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慎清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