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1-01-21 10:51:01
1月15日,“‘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辦第八場。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目標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圍繞疫情防控、健康濱州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事業出臺并落實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全面完成。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穩步發展,主要健康指標全面優化,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健康濱州建設深入推進
過去一年來,全市人民萬眾一心、協力抗疫,經受住了考驗。3.5萬名醫務人員堅守一線,8家定點醫院、19處發熱門診、90處發熱哨點診室、155處網絡直報單位、13318支防控隊伍構筑起強大防治體系;154名白衣勇士進入“紅區”,歷經42天日夜鏖戰,全市15例確診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濱州成為全省第三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0%治愈的市;76名醫務人員援鄂,30名醫務人員支援新疆、青島,逆行出征、勝利歸來;全市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由200份提升至7.5萬份,迄今已累計檢測標本152萬份。全市戰“疫”取得了“病例少、無擴散、全治愈”“零感染”的重大階段性成果。
“十三五”期間,我市推進健康濱州行動實施方案,聚焦群眾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組織實施15個專項行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健康城鎮、衛生城鎮、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工作有序推進,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3個、國家衛生鄉鎮7個。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濱州市人民醫院、濱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已正式上線。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提高到87.5%,市級平臺注冊電子健康卡居民22.88萬人,2020年度用卡總次數98.7萬人次,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初步成為現實。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市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10余個改革文件,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改革聯動,突出頂層設計,健全醫改政策體系。7個縣市區全部納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國家試點,全市建成醫共體15個,覆蓋89家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同質化服務,“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目標初步實現。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現全覆蓋,建立起覆蓋城鄉、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全面推廣325個病種834個臨床路徑改革,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2017年12月,市人民醫院西院、市中醫醫院新院、市婦幼保健院新院“三院”建設項目全部開工,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23.82億元,預計2021年全部完工。在全省率先開展優質醫療服務項目展評活動,“十三五”期間共推出95個優質服務項目。
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健全有效,基層衛生基礎不斷夯實
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體系,縣級疾控中心全部建成二級生物實驗室,全市建設應急醫療物資儲備項目1處,核酸檢測機構27處,100處接種門診全部升級為數字化接種門診,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實時覆蓋20類重點人群。120緊急醫療救援在全省首個實現手機用戶撥打自動定位,搭建起更加高效的生命救援通道。
基層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截至目前,全市政府辦及一體化管理的基層衛生機構達1585處,在全市構筑起了基層就醫“15分鐘服務圈”。開展“千名醫師下基層”活動和鄉村醫生業務能力培訓,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1346個,簽約140.8萬人,8.8萬貧困群眾和計生特扶人群應簽盡簽。全市培養合格全科醫生1227名,每萬人擁有3.12名,超額完成省定“2—3名/萬人”的要求。
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我市強化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實施15個中醫優勢病種醫保付費方式改革。7家公立中醫醫院均設置治未病科和康復科,12家綜合醫院和5家婦幼保健機構均設置中醫科,100%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78%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2020年我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醫藥參與治療率100%,居全省前列。
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得到有效保障,為脫貧攻堅筑牢“醫療防護網”
近年來,我市持續實施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計劃,全市共建成危急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18家,實現縣域全覆蓋。“十三五”期間,累計為13.7萬名孕婦免費進行產前篩查,新生兒四種遺傳代謝病篩查率連年保持在99%以上。“兩癌”檢查提質擴面,“十三五”期間累計讓54萬名農村適齡婦女和城市低保適齡婦女受益,實現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目標。全面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落實農村計生家庭獎扶對象和計生特別扶助對象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100%。著力加強醫養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濱州市被列為全國首批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實現了省級醫養結合示范先行縣7個縣市區全覆蓋。積極應對老齡化,“十三五”時期累計發放高齡津貼逾2.7億元。
同時,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針對全市8.4萬名貧困群眾建立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機構減免等復合型的醫療保障救助政策,實施“一站式”結算服務。市、縣、鄉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通過落實“先診療、后付費”“兩免兩減半”和住院減免政策,最大程度緩解貧困群眾就醫負擔。精準實施貧困患者分類救治,全市貧困大病患者救治實現動態清零,貧困慢性病患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貧困群眾享受一年一次健康查體,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管理,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全部達到“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要求。
“十三五”時期,全市政府衛生支出由“十二五”末的29.49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85.78億元,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由45元/人提高至74元/人,真正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