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2日訊 1月22日下午,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第十二場新聞發布會。濱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呂明濤,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交通運輸事業服務中心主任班福忠,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陳林波出席發布會,介紹濱州市在“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成效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呂明濤介紹,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五年來,在濱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濱州市交通運輸系統搶抓政策機遇,狠抓項目建設,加快運輸結構調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今天的濱州交通,干線鐵路交叉匯聚,高速公路縱橫交錯,縣鄉道路四通八達,港航事業加速崛起,“大交通”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濱州市鐵路、公路、港航及行業管理各項工作任務均提前或超額完成,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25.4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加176.1億元,增長70.6%,有力推動了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濱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富強濱州”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撐。
抓建設,交通基礎設施駛入快車道
鐵路建設多點突破。“十三五”期間,濱州市鐵路完成投資153億元,4條鐵路開通運營,3條鐵路實現完工,京滬高鐵二通道和濟濱高鐵取得實質性進展。濟青高鐵于2018年12月26日通車運營,高速鐵路從“無”到“有”,實現了濱州市高鐵“零”的突破,濱州邁入高鐵時代。德大鐵路、黃大鐵路、陽信匯宏新材料鐵路專用線開通運營,鄒平鐵路專用線正線拉通,濱港鐵路二期、北海鐵路專用線主體完工,鐵路新增通車里程171.5公里,通車總里程由“十三五”初的220.8公里增加到404公里。2020年,濱州市貨運鐵路項目年內投資和開工累計投資取得全省“雙第一”。
公路路網持續升級。濱州市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完成投資185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長106%,公路通車總里程由“十二五”末的16193公里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7262.2公里,公路網密度列全省第7位。東呂高速、濟青高速改擴建工程、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秦濱高速無棣埕口至沾化段建成通車,高速公路新增通車里程167.6公里,通車總里程由“十二五”末的199公里增加到“十三五”末的366.6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沾化至臨淄、濟南至高青高速公路積極推進,初步構筑起“四橫兩縱”高速路網。濱州市完成普通國省道新改建、大中修578公里,普通國省道通車里程達到1000.4公里(8條國道、11條省道),濱州市普通國道路面狀況指數位居全省第一。
港航發展成績斐然。濱州市港航完成投資32.2億元,濱州港作為省會經濟圈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已納入省政府發展規劃,對外開放通過國家驗收,引航資質獲交通運輸部正式批復。“十三五”期間,濱州港生產經營持續高位增長,兩個3萬噸級液體化工泊位等10個泊位相繼建成投用,生產性經營泊位達到36個。港口吞吐能力連年攀升,濱州市港口吞吐量由“十二五”末的1652萬噸增加到“十三五”末的3979萬噸,累計完成港口吞吐量15874萬噸,比“十二五”時期(5302.4萬噸)增長199.4%。3萬噸級航道投產運營,防波堤工程(二期)、北海新區防潮堤工程(二期)、6#7#泊位、口岸開放配套設施建設4個項目完成交工驗收,小清河復航施工進度全省領先,濱州市初步搭建起億噸大港發展框架,為“四港聯動”打下了堅實基礎。2020年11月24日,濱州港引航站首次引領外籍貨輪靠泊濱州港,結束了濱州港不能直接靠泊外籍船舶的歷史。
航空邁出關鍵一步。通過積極溝通和多方協調,省交通運輸廳已同意將大高機場納入《省“十四五”規劃及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并同意上報交通運輸部和民航總局。大高通用機場升級為民用運輸機場已初步列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50)(征求意見稿)》,《山東濱州民用機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2020年12月30日,正式開通濱州—北京、“環魯飛”等短途運輸航線,濱州正式拉開航空時代帷幕。
重監管,交通運輸保障打開新局面
運輸結構深度優化。2019年,市交通運輸局代市政府起草出臺了《濱州市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德大鐵路、陽信匯宏新材料鐵路專用線、黃大鐵路濱州段等項目先后建成投運,貨物運輸效率大幅提升,為推進濱州市“四減四增”、改善空氣質量作出了應有貢獻。堅決打好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貨車6352輛,提前一年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淘汰進度列全省第二。“十三五”期間,濱州市鐵路客運量呈明顯增長態勢,由“十二五”末的29.7萬人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20萬人。濱州市公路貨運量保持平穩,鐵路、港口貨運量呈現增長態勢,分別由“十二五”末的11306萬噸、388萬噸、1652萬噸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1887萬噸、996萬噸、3979萬噸,發展態勢良好。
安全生產穩中向好。積極推進以安全生產信用管理為基礎、以“雙隨機一公開”為重點、以重點監管為輔助的新型監管模式,全面構建起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公路建設養護、交通執法相銜接的“四大監管流程”。加強對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扎實開展危化品運輸領域專項整治,逐步推進生產經營規范化、責任落實網格化、隱患排查常態化、安全投入制度化、教育培訓長效化、應急救援實體化的“六化”模式,安全監管能力不斷提升,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十三五”期間,濱州市交通運輸系統實現了零責任事故目標,事故指標連續6年呈下降趨勢,事故指標下降率列全省第三,連續5年被市政府表彰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17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
綜合執法逐步規范。重點打造“六型”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隊伍與兩個“十個一律”執法工作規范,全面推進執法隊伍專業化、執法制度規范化、執法工作標準化建設。切實加大非法營運治理和聯合治超執法力度,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工作連續5年保持“零投訴”。始終堅持科技治超,投入4590余萬元,在濱州市建成非現場執法系統14處,全省非現場執法治超現場會在濱州市召開。積極推進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在全省提前完成ETC安裝任務和長深高速魯北收費站撤站任務。深入排查整治公路限高限寬設施,依規拆除988處、批準保留284處,按期完成整治任務。著力擦亮汽車站、公交車和出租車“三大窗口”,嚴厲查處出租汽車拒載、甩客等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強黨建,交通行業新風鑄就新業績
強化從嚴治黨。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以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為依托,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建立了覆蓋作風紀律、工程招投標、公車管理、物資采購、內部審計等工作全過程的制度規范,構筑了具有濱州交通特色的反腐倡廉新機制。深化改革創新。“十三五”期間,不斷引領行業轉型發展,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深入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形成全系統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179項,構建起審批、服務、監管順暢高效的權力運行體系。大力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權力下放,調整濱州市交通運輸局10項(共23個子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實施層級,市縣兩級具有同等受理權,人民群眾實現“就近辦”“就地辦”。積極對上爭取,濱州市被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為綜合交通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和信用交通市創建試點。強化文明創建。“十三五”期間,濱州大力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全力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獲評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全系統涌現出一批省、市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交通運輸行業文明服務水平和社會形象全面提升。
優服務,民生交通打出最強“組合拳”
城鄉公交更加優化。“十三五”以來,全面啟動了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投入資金4.2億元,對原有700余部線路班車進行了整合收購,投入新能源車輛1200余部,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率達到100%。覆蓋區域不斷增加,公交線路涵蓋了濱州市92個鄉鎮,5272個建制村,覆蓋率達到100%,形成了城際、城區、城鄉、鎮村四級公交網絡。運營里程不斷延伸,由“十二五”末的783公里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059公里,同比增加35.2%,讓市民充分實現了“少換乘、零換乘”。公交線路不斷優化,濱州至鄒平城際公交正式開通,濱州至沾化、惠民、陽信、無棣、北海公交線路全面優化提升,同步提升濱州至利津跨市公交,進一步提升了主城區吸引力。群眾出行更加優惠便捷,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后票價優惠達30%以上,新建公交站點1745處,全面提高了濱州市城際公交結構檔次。
農村公路提質擴容。“十三五”期間,濱州市交通運輸系統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村公路完成投資55.2億元,通車總里程達15895.2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899.9公里。無棣縣獲批交通部“四好農村路”建設試點。濱州市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率達100%,縣鄉公路三級路以上比例達到48.4%,路面養護狀況達到90%,極大改善了農村公路運輸和農民群眾出行條件。2015年至2017年,重點推進了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安防工程5588公里,改造危橋216座,路域整治2704.2公里、標志設置16955套、警示誘導設施24064處,農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進一步增強。
交通扶貧成效顯著。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紐帶,實施公路扶貧專項行動,打通農村公路微循環,搭建交通扶貧的長效機制。2018年至2020年,開展了“四好農村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路網提檔升級2337.7公里,路面改善3716.5公里,危橋改造155座,建成客運站點1741個,通戶道路硬化213個村居,貧困村公路通暢率、建制村通客車率均達100%,一條條康莊大道打開了貧困村莊通往外界的“大門”,農村公路成為名副其實的“脫貧路”“致富路”。
2020年注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濱州市交通戰線廣大干部職工不畏艱難、奮勇爭先、敢于擔當、履職盡責,保障了濱州市經濟社會的平穩有序發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在交通疫情防控的大考中,緊盯“防輸入”,牽頭設立了61個聯合檢查站,累計檢查車輛63萬輛次、體溫檢測86萬人,構筑起“環濱防控圈”第一道防線。“保暢通”方面,在轄區高速公路設置綠色通道和應急保障通道38條,發放“戰疫情、保暢通”通行證24438張,通行證發放數量居全省第一位,保障了運輸高效暢通。“促復工”方面,根據防控形勢快速調整防控政策,分區分級恢復道路客運,提供“點對點”“家到廠”定制公交,有效保障了客貨運輸需求。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濱州市交通運輸系統慎始如終常抓不懈,扎實做好場站測溫、入境人員接轉、交通物流疫情防控等工作,市交通運輸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